• <td id="sqqo0"></td>
    • 歡迎進入材料科學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奧秘
    • 收藏本站,獲取最新材料前沿資訊

     分類:科研生活

    1
    那些非211大學的艱難

    那些非211大學的艱難

        “當我們觀賞北大、清華高歌猛進的時候, 必須回過頭來考慮那些非211大學的艱難”   中國大學的獨立與自信 我第一次到香港中文大學是在1991年。當時我以訪問學者的身份...

    6年前 (2017-10-03) 4614℃

    國家級“人才項目”,你知道哪些?

    國家級“人才項目”,你知道哪些?

    吸引海外人才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壯大本國人才隊伍的通行做法,也是在較短時間內提升本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一條捷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國留學人數不斷增多。以留學人才為主體的海外人才是我國高層次人才隊伍的重要來源,留學回國人員在國家建設的不同時期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

    6年前 (2017-07-02) 31713℃

    虛開發票套現科研經費,山東大學一長江學者被50萬元“絆倒”

    虛開發票套現科研經費,山東大學一長江學者被50萬元“絆倒”

    是貪污,還是體制問題?這樁備受關注的長江學者貪污案,也是一次對我國科研體制的問診。 擁有長江學者、山東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山大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主任等多個頭銜,陳哲宇卻被50萬元“絆倒”了。2016年年底,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他及3名同事犯貪污罪,陳獲刑4年、被處罰金25...

    7年前 (2017-05-17) 7598℃

    “2017國際生物基材料技術與應用論壇”誠邀大學生志愿者的參與

    “2017國際生物基材料技術與應用論壇”誠邀大學生志愿者的參與

      誰的青春不迷茫?誰的大學不惆悵?回首大學時光,你是否依然感覺碌碌無為,無限彷徨! 如果你不想彷徨,不想迷茫,那就參與一些真正有意義的活動吧! 你是否依然不懂讀大學究竟讀什么? 你是否還在為選取專業方向而苦惱? 你是否依舊在考研和就業中選擇? 你是否依然不知未來該何...

    7年前 (2017-03-15) 4601℃

    政府工作報告放大招:博士研究生的補貼要漲了

    政府工作報告放大招:博士研究生的補貼要漲了

    好消息之一——政府對科研人員的關懷逐漸深入,更注重人文關懷 李克強總理4日參加全國政協經濟、農業界聯組討論時說,中國有13億勤勞智慧的人民,有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掌握專業技能的人才,這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底氣。而一大批優秀的科研人員,是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所在。不能讓他們整天...

    7年前 (2017-03-07) 5764℃

    國基申請書:關鍵科學問題的提煉

    國基申請書:關鍵科學問題的提煉

    寫項目申請的時候,個人認為最難回答的問題是: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不知道其他科研人員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是不是有一種便秘的感覺,很想寫下去,卻又寫不下去。寫了又刪,刪了接著寫。最后憋出一肚子火,拍桌子走人,還是沒寫完。但是說實話,這又是一個好問題,要是在申請經費的時候,連自己要解決...

    7年前 (2017-03-07) 7652℃

    75歲開始旅行,105歲考博士,更令人敬佩的是他這句話

    75歲開始旅行,105歲考博士,更令人敬佩的是他這句話

    導讀 70歲開始逆生長,105歲考博士,臺灣老爺爺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什么是“人生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斷前進。” “人就要一直學習下去,活到死,學到死。” 當被人稱贊“活到老、學到老”時,他毫不客氣地表示:“學到老哪里夠啊”,105歲的他現在臺灣清華大...

    7年前 (2017-03-02) 4616℃

    新華網:中國學術界,別被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新華網:中國學術界,別被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在國內自然科學期刊被玩膩了之后,國際上眾多著名的權威期刊也遭中國學者玩壞。信奉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某些中國學者,把一篇篇論文包裝成人類研究成果,讓國際學界嘗到了“亮瞎了眼睛”的滋味。論文發表之后,“同行評議涉嫌造假”,國際學術界定睛一看,果然。 僅2015至2016年,英國現代生物、...

    7年前 (2016-12-25) 5487℃

    他們說“讀書無用”,我忍不住笑了

    他們說“讀書無用”,我忍不住笑了

    來源/觀察者網(ID:guanchacn)作者/楊華(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最近十幾年,“讀書無用論”在農村社會和城市普通市民中很有市場,在網絡上也經常沉滓泛起,興起網民大討論。“讀書無用論”的論據大底是沒讀書的人還當老板賺大錢,苦逼讀書的給這些人打工、賺生...

    7年前 (2016-12-05) 5586℃

    博士送快遞太丟臉?讀大學就是為了“掙臉面”嗎?

    博士送快遞太丟臉?讀大學就是為了“掙臉面”嗎?

    轉自:麥可思研究(ID:MyCOS_Research) 越來越多的人衡量一所大學和大學教育的標桿已不再是學生在大學里學到了什么,而是一個充滿理性也可量化的問題——大學生的工作是什么,薪水多少? 譚超是煙臺大學一個快遞網店的老板,同時也是吉林延邊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他被...

    7年前 (2016-11-26) 5166℃

    論文投出去沒收到審稿意見,卻收到了法院傳票!

    論文投出去沒收到審稿意見,卻收到了法院傳票!

    廢寢忘食做實驗、整理數據、模擬分析,終于熬出了一篇sci初稿!投稿后開始了漫長又激動的等待。結果,沒收到審稿意見,卻收到了法院傳票!原因是文章中使用了盜版軟件進行模擬計算。這不是虛構的故事,國內真實發生過。 為什么要用盜版軟件? 在中國,盜版成為一件公開的秘密。據《2012年中...

    7年前 (2016-11-07) 11968℃

    材料名師:章守華先生百年華誕

    材料名師:章守華先生百年華誕

    10月26日,北京科技大學建校元老、國家著名金屬材料學家及教育家章守華先生百年華誕座談會在京召開。章守華親臨現場,教育部、中科院、中工院等相關單位,親朋好友、師生及校友代表等130余人出席會議。 章守華(1917~),金屬材料科學家,冶金教育家,北京鋼鐵學院金屬材料系(現北京科...

    7年前 (2016-10-27) 9099℃

    學術界現狀及海歸高校前景分析

    學術界現狀及海歸高校前景分析

    前言 筆者在國內讀本科,后在歐美輾轉多年,對中美歐學術體制都有了解。近兩年有意海歸高校,經歷過幾次面試,和高校不同層次的人都有接觸。因此結合自己的見聞對形勢做一些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參考。由于筆者見識有限,歡迎補充指正。希望大家客氣交流,知識分子要有紳士風度。 1 西方學術界...

    7年前 (2016-10-21) 6724℃

    她被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轟動了世界,卻成為諾獎遺憾!

    她被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轟動了世界,卻成為諾獎遺憾!

    我們總是把目光投向那些無聊至極的東西上,戲子離個婚都能刷爆朋友圈,我們樂此不彼的為其轉發點贊。而那些真正為中國作出貢獻的人卻總是無人問津! 今天,我想把目光投向一位己逝去的科學巨匠,世界級的物理學家。 她是中國的驕傲,被稱為”中國的居里夫人”。她是R...

    7年前 (2016-09-29) 5390℃

    話題 | 中國863計劃是失敗的?

    話題 | 中國863計劃是失敗的?

    材料科學與工程公眾號曾推送過一篇文章《美國工程院院士李凱:中國863計劃是失敗的》。近期大量材友發表觀點,為此我們整理出材友們的留言,供大家參考思索。 李凱院士觀點 美國工程院院士李凱認為科研是將金錢轉換為知識的過程,而創新則是將知識轉換為金錢的過程。很多團隊轉向做“反向工程”或...

    7年前 (2016-09-29) 9226℃

    對促進科研論文本土發表的一些看法

    對促進科研論文本土發表的一些看法

    每年諾貝爾獎開獎之際都是國人,至少是關注科學的國人,精神緊繃的時刻。每每經過一番唏噓之后又在討論什么時候我們才可以把諾貝爾科學獎帶到中國大陸。2015年沒有再次讓國人失望,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榮膺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

    7年前 (2016-09-29) 5030℃

    話題 | 那些年老師說過的經典語句

    話題 | 那些年老師說過的經典語句

    上期話題 ?話題 | 大學老師能不能開公司? 以下為部分精選留言 本期話題見文章底部 ———— 支持有能力的老師開。但是需要制定合適的考核與監督機制,保障老師學校學生三方的權益。 by 正能量 學以致用,知識產權轉化成產業,大學有特殊性優勢,開公司可以結合校企...

    7年前 (2016-09-10) 4533℃

    話題 | 大學老師能不能開公司?

    話題 | 大學老師能不能開公司?

    上期話題 ?材料專業是個坑,成材率不高? 以下為部分精選留言 本期話題見文章底部 。 普通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學,沒有材料人不會的東西,只有材料人不會用的東西。 by 伊閣仞   必須是坑,而且是無底深淵,糊里糊涂到了博士,想爬都爬不...

    7年前 (2016-09-09) 4096℃

    話題 | 材料專業是個坑,成材率不高?

    話題 | 材料專業是個坑,成材率不高?

    一到就業季,就會聽到奔波于各種招聘會的材料同學抱怨“材料是個坑”。網上有個段子說,如果想跟一個搞材料的人套近乎,和他聊“材料是個坑”,十之八九不會錯。 很多人嘲諷材料學術論文越來越多,從數量上看已經是第二大國,但是很多論文并無用處。 材料專業聽起來各種高大上,是個交叉學科。學得...

    7年前 (2016-09-08) 7017℃

    男人j进入女人下部图片 材友互識 供需市場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