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進入材料科學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奧秘
-
- 收藏本站,獲取最新材料前沿資訊
21世紀是科技爆發的時代,科學發展對于每個國家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國家的強大亦是科技人才的強大,也是教育系統的強大。因此,世界各國重要教育發展,渴望人次,當今社會亦演變成人才的爭奪的戰場,“移民科學家”的話題再次登上科研界的熱搜!
近日,《Science》再次關注了剛剛結束的美國...
4年前 (2020-03-27) 3662℃
鈣鈦礦、石墨烯是目前的研究熱點。熱到什么程度?你可能不了解它,但是你一定聽說過。有詩云“實驗是王道,理論靠創造,思路不清晰,加點石墨烯。投稿不順暢?涂點鈣鈦礦!青年英才路,實驗換元素。若問啥意義?盤古開天地!”不過,調侃歸調侃,鈣鈦礦材料由于效果明顯,工藝簡單,具有廣闊而誘人的應...
4年前 (2020-03-23) 6647℃
一個好的研究者,要避免自欺欺人的實驗,要對科學研究保持敬畏之心,要為實驗的再現性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每個研究項目資助兩個團隊:一個致力于科學研究,另一個致力于實驗的可重復性,即影子科研團隊。
2月25日,國際頂刊《Nature》發表社論[1],鼓勵重復性研究和無效結果!并表示更多的...
4年前 (2020-03-16) 5041℃
近日,湖南大學段曦東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合作報道了一種可利用金屬性過渡金屬硫化物和半導體性過渡金屬硫化物制備二維范德瓦爾斯異質結構陣列的通用合成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題為“General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van...
4年前 (2020-03-13) 6919℃
In praise of replication studies and null results!2月25日,國際頂刊《Nature》以此為題發表社論[1],鼓勵重復性研究和無效結果!并表示更多的資助者和出版商應該支持這樣的工作,并重視它們給科學研究帶來的價值。
...
4年前 (2020-03-07) 4494℃
今天,3月5日出版的《Nature》發表了題為“中國將禁止金錢獎勵論文”(China bans cash rewards for publishing papers)的熱點新聞【1】。
中國會給在頂級期刊發表論文的科研人員提供豐厚的獎勵,這似乎已經不是一件新鮮的事了。同樣的在其...
4年前 (2020-03-05) 4726℃
導讀:在最新一期《Science》中,連發兩篇鋰電領域文章:
【1】本文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王峰等人的研究結果,為高倍率下Li+在亞穩態的傳遞過程提供了新的見解,為實現快速充放電材料的設計指明了方向。
【2】另外一篇是,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陸俊等人關于鋰電池中鈷的前瞻性文章,全...
4年前 (2020-02-29) 5147℃
雖然有網課可以替代現場教學,但是很多大學生還是希望能早日回歸校園。關于高校開學時間,2月24日,教育部再發聲!
教育部:學生不返校、高校不開學
24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主持召開黨組會,傳達學習中央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
4年前 (2020-02-26) 3674℃
2月15日,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教授、博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段正澄教授因新冠肺炎救治無效而逝世。
短短數日,已有4位華科大師因新冠肺炎離我們而去。2月7日23點左右,華中科技大學三級教授,生命科學院楚天學者紅凌教授,因新冠肺炎逝世;2月10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器官...
4年前 (2020-02-16) 4760℃
在液態鋰離子電池首次充放電過程中,電極材料與電解液在固液相界面上發生反應,形成一層覆蓋于電極材料表面的鈍化層。這種鈍化層是一種界面層,具有固體電解質的特征,是電子絕緣體卻是Li+?的優良導體,Li+?可以經過該鈍化層自由地嵌入和脫出,因此這層鈍化膜被稱為“固體電解質界面膜”( s...
4年前 (2020-02-09) 7091℃
目前,美國有100多個城市承諾到2050年使用100%清潔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有望幫助實現這一目標。但是,常規的光伏(PV)電池只能在白天運行。由于這類電池缺乏夜間性能,因此需要昂貴的電池及與其他能源連接(最主要是化石燃料)電網。為了繼續在全球范圍減少碳排放,有必要采用在晚上也能可...
4年前 (2020-02-06) 3988℃
鑒于最近社會對中國知網免費服務項目的關注,日前CNKI同方知網公眾號對有關情況做出說明。
說明指出,關于本次疫期內的免費服務項目,服務期暫定為2020年2月1日-3月3日,在此期間,中國知網提供如下免費服務:
1.高校、職教用戶校外漫游服務。本項服務的對象是中國知網...
4年前 (2020-02-03) 4410℃
2020年1月29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馮子健、香港大學Gabriel M. Leung和Benjamin J. Cowling、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楊波聯合在國際頂級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影響因子70.67)上發表了題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在武漢的早期傳播動態”的文...
4年前 (2020-01-31) 7106℃
優化學科布局是新時代科學基金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對于提升科學基金資助管理水平和推動科技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2020年的本次調整體現了科學基金申請代碼的特點,實現了科學前沿與國家重大需求的有機結合,體現了前沿新方向和學科發展空間,促進了學科交叉融合。
申請代碼調整特征如下...
4年前 (2020-01-22) 4187℃
// ?
上期我們已經盤點2019年材料領域的32篇《Nature》,《Science》同樣作為殿堂級頂刊,上面的論文通常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重要意義。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2019年材料領域發表的部分成果!主要介紹國內的成果以及部分國外重要成果。
其中,電子科技大學首次...
4年前 (2020-01-10) 5056℃
《Nature》作為殿堂級頂刊,發表在上面的論文往往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重要意義。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2019年材料領域發表的部分成果!主要介紹國內的成果以及部分國外重要成果。點擊藍色標題即可查看詳細介紹。哪篇讓你“怦然心動”呢?
1《Nature》顛覆性發現!第四種熱傳遞方式找到了...
4年前 (2020-01-03) 6169℃
來源:綠葉青草(n150412)
半導體加工設備
基本被日本,美國霸占。
目前蝕刻設備精度最高的是日立。比如東麗,帝人的炭纖維,超高精密儀器,數控機床,光柵刻畫機(這個最牛的也是日立,刻畫精度達到10000g/mm ),光刻機(ASML)等等,這些是美日嚴格限制出口的。...
4年前 (2020-01-01) 4011℃
2019年12月,四大期刊數據庫收錄更新有如下變化:
SCIE期刊數據庫新增57種期刊,刪除2種期刊,詳見表1。當前,SCIE期刊數據庫共有9394種期刊。
表1:SCIE期刊數據庫的更新動態-201912
注:“新增,晉級”表示期刊從ESCI數據庫進入SCIE/SSCI/AH...
4年前 (2019-12-25) 4995℃
熱在真空環境下很難被傳遞,這是經典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在中學物理課上,我們學習了熱量的3種傳遞方式:通過直接接觸傳遞熱量的熱傳導、通過液體或氣體介質傳熱的熱對流,以及由光子(電磁輻射的載體)傳熱的熱輻射。其中,除了熱輻射,前兩種熱傳遞方式都無法在真空中進行。現在,第4種熱傳遞...
4年前 (2019-12-22) 4496℃
來源:南方日報
12月19日上午,中山科技大學籌建辦公室揭牌儀式在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舉行。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危偉漢,副市長徐小莉以及社會各界代表共同為中山科技大學籌建辦公室揭牌。
根據規劃,中山科技大學建校總投入約100億元,分三期建設,2021年底前完成第一期建...
4年前 (2019-12-20) 4479℃
男人j进入女人下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