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進入材料科學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奧秘
-
- 收藏本站,獲取最新材料前沿資訊
銅,由于其高導熱性和電導率、延展性和整體無毒性,在日常和工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銅不容易形成穩定的表面鈍化層以阻止其被空氣連續腐蝕。許多廣泛應用的抗氧化技術中,如合金化和電鍍,往往會降低某些物理性能(例如,熱傳導和電導率以及顏色),并引入有害元素,如鉻和鎳。盡管研究者已經努力...
3年前 (2020-10-15) 5228℃
北京時間10月11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Nature》在線發表了華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魏展畫教授為第一通訊作者、博士生林克斌為第一作者,華僑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研究論文《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External Qu...
5年前 (2018-10-11) 7105℃
Nature和Science作為殿堂級刊物,發表在其上的論文往往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重要意義。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材料領域相關成果吧!點擊標題即可查看相應的文章。
1、金屬材料領域
《Nature》金屬所:金屬疲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Nature》北科大研制出...
6年前 (2017-12-31) 6894℃
昨天(4月10日),《nature》在線發布了北京科技大學呂昭平教授作為通訊作者的一篇論文《Ultrastrong steel via minimal lattice misfit and high-density nanoprecipitation》,該文基于晶格錯配和高密度納...
7年前 (2017-04-11) 6772℃
從中國科學家的基因編輯技術到中國科技創新發展,從中國科研之星到中國基礎研究態勢,全球頂級科學雜志英國《自然》雜志網站近期密集刊文,關注中國科技,并制作了“中國的科學特輯”,罕見地僅以一個國家的科研進步,作為探討和介紹的重點。
《自然》雜志網站6月22日刊文認為,作為全球第二大科...
7年前 (2016-07-06) 5615℃
日前,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發表了最新的學術論文,有三篇研究性論文的主要完成單位來自中國。其中,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北京大學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天津血液病醫院等聯合發表一篇Nature,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柳振峰、章新政和李梅等三個課題組...
8年前 (2016-05-25) 7079℃
《自然》雜志日前對2016年的熱點研究領域進行了展望。
一是二氧化碳的吸收。
一家瑞士公司將成為首個從大氣中捕獲二氧化碳并進行商業規模銷售的企業,此舉將成為研發有朝一日對抗全球變暖的大型設備的一塊敲門磚。明年7月,Climeworks公司將在其位于蘇黎世的工廠...
8年前 (2016-01-03) 4921℃
11月26日,我校(編輯注:北京科技大學)新材料技術研究院李曉剛教授團隊的研究論文“share corrosion data”在世界頂級科技刊物Nature發表。這是我校在Nature刊物上首次發表研究論文,標志著我校基礎研究再上一個新臺階。據悉,這是我國腐蝕學科,也是世界華人腐...
8年前 (2015-11-26) 7903℃
男人j进入女人下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