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sqqo0"></td>
    • 歡迎進入材料科學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奧秘
    • 收藏本站,獲取最新材料前沿資訊

    厲害!這篇文章投了13年才見刊!

    學術交流 mse_material 11944閱讀 掃描二維碼

    發表過SCI論文的同學都知道,發表一篇SCI需要經歷投稿、修改、接收、online、出版等幾個步驟,這期間的等待時間都是比較長的,尤其是從第一次投稿到返回修改意見,一般都是兩到三個月。

    1. Submitted to Journal

    上傳完稿件后的狀態,表示投稿成功了。投稿人的郵箱會收到投稿成功的郵件。這個狀態無需處理。

    2. With editor

    投稿到達編輯手中。有的期刊先到主編手中,然后分派給相應編輯,可能出現:

    ① Editor assigned 編輯分派

    ② Editor Declined Invitation 編輯拒絕邀請,主編將重新分派給其它編輯。

    這個狀態可能很快,也可能要等一兩個月。

    3. Reviewer(s) invited

    編輯正在邀請審稿人。有的期刊不出現該狀態。

    4. Under review

    審稿人已接受審稿,正在審稿。漫長的等待,一般三四個月內最好不要催稿。當然時間過長的話可能催一催,但是語氣一定要委婉客氣,不然可能導致拒稿。

    5. 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

    說明審稿結束,等編輯處理。如果審稿人意見分歧大,編輯可能又會邀請新的審稿人。因此,該狀態也可能很快或者很慢。

    6. Decision in Process

    編輯正在考慮結果。可能是修改,拒稿或錄用。馬上就要到激動人心的時刻了!

    7. Minor revision/Major revision

    有的期刊不說是小修還是大修,但是有修改就有可能。只要按照審稿人意見,細心回答每個問題,態度友好,讓審稿人覺得他的意見很有水平。一般來說,認真修改后都能有好結果。當然也有例外。

    8. Revision Submitted to Journal

    重新提交修改稿成功。有的可能還要走一遍上述程序。不過一般時間會快一點。

    9. Accepted

    慶祝吧!然后就是等郵件通知,之后的order、proof等等。

    10. Rejected

    悲劇了。不要灰心,認真修改好文章,改投下一個。小編有一篇前后投了五個雜志才錄用,(ㄒoㄒ)。這也是一種收獲,不斷完善,堅持就是勝利!

    上面是一篇文章通常的處理流程。漫長的等待期對于科研人來說,簡直就是煎熬。因為,文章的生死大權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你不知道等來的是小修、大修、接收還是拒稿。尤其是,等待著論文要畢業的學生。

    國內期刊由于處理速度慢經常被吐槽。尤其是中文的,一般投稿到見刊要一年多。但是,你知道投稿周期最長的是多久嗎?

    下面這篇文章,第一作者單位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從Received到Online超過了13年!從1995年投稿,2006年才接收,歷時11年;接收后2008年才發表,又歷時2年!真的是非常佩服這作者的耐心!

    厲害!這篇文章投了13年才見刊!

    這篇文章發表在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期刊上,目前最新影響因子是0.972,屬于數學領域的大類三區期刊,小類數學二區,小類應用數學三區。

    厲害!這篇文章投了13年才見刊!
    喜歡 (2)分享 (0)
    男人j进入女人下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