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科〔2014〕515號)有關規定要求,將擬認定的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16年10月10日10月16日。
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擬認定實驗室名單
序號 | 實驗室名稱 | 實驗室負責人 | 依托單位 |
1 | 智能無人飛行系統先進技術重點實驗室 | 向錦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2 | 量子傳感技術重點實驗室 | 樊尚春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3 | 高溫結構材料與涂層技術重點實驗室 | 郭洪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4 | 非硅微納制造重點實驗室 | 姜? 瀾 | 北京理工大學 |
5 | 危險化學品事故與邊坡災害預防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 馮長根 | 北京理工大學 |
6 | 高效低排放內燃機技術重點實驗室 | 劉福水 | 北京理工大學 |
7 | 先進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與綠色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 賈德昌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8 | 微納光電信息系統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 孫秀冬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9 | 對海監測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 鄧維波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10 | 無人水下運載技術重點實驗室 | 潘? 光 | 西北工業大學 |
11 | 大數據存儲與管理重點實驗室 | 李戰懷 | 西北工業大學 |
12 | 飛行器結構完整性技術重點實驗室 | 岳珠峰 | 西北工業大學 |
13 | 先進船舶材料與力學重點實驗室 | 吳林志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14 | 先進船舶通信與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 刁? 鳴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15 | 艦船特輔與水下裝備重點實驗室 | 張銘鈞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16 | 先進飛行器導航、控制與健康管理重點實驗室 | 姜? 斌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7 | 面向苛刻環境的材料制備與防護技術重點實驗室 | 姚正軍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8 | 高安全系統的軟件開發與驗證技術重點實驗室 | 黃志球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9 | 數控機床功能部件共性技術重點實驗室 | 馮虎田 | 南京理工大學 |
20 | 電子設備熱控制重點實驗室 | 李? 強 | 南京理工大學 |
21 | 新型顯示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 曾海波 | 南京理工大學 |
22 | 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試驗與測評重點實驗室 | 魏? 亮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
23 | 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 | 云曉春 | 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24 | 工業信息安全感知與評估技術重點實驗室 | 尹麗波 | 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
25 | 工業控制系統安全標準與測評重點實驗室 | 趙? 波 |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
26 | 基礎軟硬件性能與可靠性測評重點實驗室 | 牟宗慶 |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 |
27 | 智能網聯駕駛測試與評價重點實驗室 | 黃子河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 |
28 | 生物醫學工程與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 | 何昆侖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其中6個與材料相關,在此簡要介紹這6個實驗室的負責人。
1、高溫結構材料與涂層技術重點實驗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郭洪波)
湖南湘潭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士、碩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2001年~2006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德國Juelich研究中心和日本東京大學留學工作。2008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4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73課題、863等項目多項。獲2004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2012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1)等獎勵。發表SCI學術論文100 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余項,聯合主編國際上第一部熱障涂層英文專著(排名第2)。擔任國際ECI熱障涂層會議聯合主席,擔任國際材料聯合會表面涂層分會聯合主席,在美國、英國、德國等國際會議上做邀請報告10余次。
2、非硅微納制造重點實驗室
(北京理工大學 姜瀾)
四川自貢人。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導,國家“特支計劃(萬人計劃)”首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63計劃微納制造主題專家、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主要從事激光微納制造領域的科研工作。?發表論文SCI檢索162篇,影響因子2以上104篇,影響因子12以上8篇,封面文章3篇,申請/獲批發明專利43項,在主流國際大會主題/特邀報告69次。2011年獲得北京市青年五四獎章。
3、先進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與綠色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哈爾濱工業大學 賈德昌)
河北玉田人。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導,材料學院特種陶瓷研究所所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組部首批“萬人計劃”入選者;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主要從事先進陶瓷與陶瓷基復合材料及其在航天防熱部件上的應用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等各類科研課題30余項。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多種陶瓷基復合材料;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獎3項、二等獎3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0余項;發表與合作發表學術論文被SCI收錄310余篇、EI收錄280余篇, SCI他引2400余次;分別由科學出版社、臺灣滄海書局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等出版專著/教材4部,論著被同行他引合計 3200 余次。
4、先進船舶材料與力學重點實驗室
(哈爾濱工程大學 吳林志)
山東掖縣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7月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留校任教。2003年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6年底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7年5月任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學院院長、理學中心主任,2015年7月離開了工作27年的母校、調往哈爾濱工程大學,任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先后從事復合材料細觀力學、復合材料及其結構的設計/分析/評價一體化、功能梯度材料的斷裂力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現承擔國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黑龍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國防基礎預研基金及863創新基金等。獲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基礎類一等獎一項、航天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和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七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
5、面向苛刻環境的材料制備與防護技術重點實驗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姚正軍)
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學院院長。1990年畢業于東南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獲學士學位,1993年于西安交通大學獲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工學碩士學位,2004年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工學博士學位。1993年6月至今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作。近幾年主持或主要承擔過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江蘇省工業支撐項目,江蘇省產學研前瞻性聯合研究項目,國家自然基金,中國商飛大飛機項目等。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論文70余篇,主編教材2部,獲省部級以上獎勵5項,申請與授權發明專利12項。主要研究方向有新型金屬材料及表面工程;高分子復合材料;材料與計算機模擬仿真。
6、新型顯示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南京理工大學 曾海波)
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導、學術委員會委員,Elsevier出版社《Current Applied Physics》編輯,首批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012),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015)。2006年中科院固體物理所獲博士學位,先后工作于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2013年創建南理工納米光電材料研究所。長期從事量子點與二維發光顯示材料及器件研究,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973課題1項,代表性成果有:提出了氧化鋅藍色發光的間隙鋅缺陷態機制(Adv. Funct. Mater.?2010, 20, 561),單篇研究論文獲引用700余次,作為代表作獲得安徽省科技一等獎(2012);首創了全無機鈣鈦礦全彩發光二極管,作為代表作獲得中國顆粒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2016);提出了銻烯及其衍生二維發光材料概念。共發表SCI論文160余篇,他引6000余次。ESI-1%高被引論文14篇,ESI-1‰熱點論文5篇,影響因子大于10期刊論文30篇。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