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sqqo0"></td>
    • 歡迎進入材料科學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奧秘
    • 收藏本站,獲取最新材料前沿資訊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正式掛牌成立!我國航空發動機產業新格局!

    前沿資訊 mse_material 5791閱讀 掃描二維碼
    昨天(8月28日),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在北京進行掛牌儀式,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我國航空發動機產業將形成全新格局,對我國航空工業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黨中央作出組建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的決策,是從富國強軍戰略高度出發,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航空工業體制改革采取的重大舉措。希望你們牢記使命、牢記責任,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持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堅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大膽創新,銳意改革,腳踏實地,勇攀高峰,加快實現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自主研發和制造生產,為把我國建設成為航空強國而不懈奮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指出,組建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航空發動機是國之重器,是裝備制造業的尖端,盡快在這一領域實現突破,對于增強我國經濟和國防實力、提升綜合國力具有重大意義。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以建設世界一流航空發動機企業為目標,依靠改革開放,立足自主創新,弘揚工匠精神,集眾智推眾創,并積極借鑒國外經驗,著力攻克核心關鍵技術。希望同志們牢記使命,不負重托,努力做航空動力的保障者、制造強國的建設者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踐行者,為保障國防安全、培育壯大新動能、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新掛牌成立的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是由國務院、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國有控股集團公司。是我國第十二大軍工央企,第十一位的副部級央企,注冊資本人民幣500億元,下轄職工9.6萬人。包括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6名、“千人計劃”6人以及一批專家學者、杰出技術技能人才。

    搜狗截圖16年08月29日0909_3 (1)

    央視的采訪中,中國航發科技委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尹澤勇稱,今后中國航發會更加關注航空發動機相關的基礎研究和預先研究工作,要加強從材料工藝元器件測試控制各個方面的基礎研究和預先研究工作。

    這說明新成立的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將集中致力于發動機設計、制造、試驗、相關材料研制等方面,建立中國航空動力研制和生產的完整產業鏈,以提升我國航空發動機整體水平,立足自主創新解決中國航空動力。

    中國航發研究院院長劉廷毅表示:中國航發集團未來將探索形成小核心、大協作、專業化、開放式的一種研發生產體系。真正走出一條從基礎研究到關鍵技術突破,到戰略性航空發動機產品研制這么一條自主創新研制的發展道路,同時也帶動我國科學技術和工業技術水平的提升。

    未來幾年內我國無論軍民領域內,航空發動機的需求都急劇膨脹,在軍機領域我國逐步淘汰二代機,以三代機為主體,四代機也將批量服役。軍機換代逐漸進入高峰。三四代先進戰機,大型運輸機等各類機型將陸續大批量交付,未來20年國內軍用航空發動機需求近452.1億美元。

    在民機領域,我國民用航空逐漸發達,航空網絡不斷擴大,相應的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加速跟進,客運和貨運流量持續高速增長,未來20年國內民用機需求約為6330架。民用航空發動機市場價值為2572億美元。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的正式掛牌成立,體現出國家對于航空發動機研發的重視。航發集團的成立,將研制周期長于一般機體的發動機獨立于整機制造之外,可以不受制于整體飛機制造的限制,對于發動機制造公司而言具備更大的靈活性。全面整合涉及航空發動機研制的部門機構,打破機構窠臼。加強交流互助。帶動與航發有關的大量科研項目的同時進步;滿足飛速發展的國內市場,同時集中力量向國際市場進軍。

    航空發動機:航空產業的 “心臟”

    航空發動機由于研制難度高,技術含量高,產業回報高的特點,被譽為是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迄今為止,世界上也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掌握先進航空發動機的研制和生產技術。我國將通過建立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集中力量發展航空發動機。

    中國工程院院士尹澤勇:航空發動機是飛行器的心臟,飛行器的劃時代的突破,都直接和航空發 動機的技術進步有關系。最明顯的例子是民用航空,正是有了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我們才能夠在24小時以內,通過航空工具到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真正實現 了地球村的概念。正是由于航空發動機的發展,改變了我們人類的生活方式。尹院士告訴我們,航空發動機的研制覆蓋空氣動力學、燃燒學、結構力學等多個學科,研制周期和產業鏈長,但一旦研制成功,對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帶動作用也尤其巨大。

    有人統計過,每單位重量產生的價值來說,假設船舶的產品價值為1,小汽車是9,電視機是50,飛機只有800,航空發動機可以高達1400。通過這些數據也可以看到航空發動機的巨大的經濟帶動作用。

    目前,全世界能夠研發航空發動機的只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和中國,而這些國家也一直將航空發動機放在工業領域最為優先發展的位置。中國正在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運-20大型運輸機以及未來的寬體客機,都對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研制提出迫切需求。

    造航空發動機 到底有多難

    雖然航空發動機對于社會發展和經濟帶動具有如此高的價值,但是研制航空發動機也同樣是世界公認的難題。那么造航空發動機到底有多難?按照如此苛刻的標準來研制發動機又是為什么呢?

    航空發動機的難,主要來自它的復雜和精密。說它復雜,是因為航空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幾乎所有的專業領域;而說它精密,是因為發動機整體狹小,工作環境苛刻,要求在有限的空間里,裝下上萬個零部件,實現復雜的功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尹澤勇:拿一臺戰斗機發動機來說,一般直徑1米,長度4-5米,這么小的空間內要放10幾級,甚至加起來有20幾級的風扇壓氣機、渦輪、還有加力燃燒室,數萬個零部件。要把我們大氣環境,一個大氣壓的空氣壓縮到40-50個大氣壓。這個不知道比逆水行舟難多少倍。

    而且,完成了最初的設計制造,還僅僅是開始,能夠打造一臺經久耐用、性能卓越的航空發動機更為困難。比如在發動機的轉速,一分鐘甚至能夠高達數萬次,如何能保證它的長壽命,這給材料的耐熱和散熱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尹澤勇:普通材料如果不輔佐以精細的冷卻技術的話頃刻之間就會灰飛煙滅,我們最好的高溫合金工作溫度也只有1100度左右。我們要在航發結構中設置非常復雜的冷卻系統,像迷宮一樣的冷卻通道,要加工出數以萬計的微細的冷卻小孔。有這些都給我們設計制造和試驗帶來極大的挑戰。

    此外,全新研制一型航空發動機的時間,會遠大于研制一型同時期的飛行器,這就意味著,立足自主研發中國航空發動機,需要有更好的耐心和科學的方法。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尹澤勇:之所以研制周期長,研制經費多,根本的原因,航空發動機不只是設計出來的,也是試驗和試飛出來的。按照目前全世界對航空發動機研制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掌握的程度來說,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只憑設計和計算就可以精準預測結果是什么樣。

     

    相關閱讀:

    人類探索高性能發動機材料:高溫合金87年

    航空發動機,我們缺什么?

    史上最全:發動機動畫及原理圖解

     

    綜合自:央視、觀察者網

    搜狗截圖16年08月24日1700_3

    喜歡 (2)分享 (0)
    男人j进入女人下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