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進入材料科學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奧秘
-
- 收藏本站,獲取最新材料前沿資訊
長期以來,科技成果屬于誰這個問題一直是科研圈子中的“灰色地帶”,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科研人員的科技成果轉化收益一直屬于所屬單位,這和外國慣例有著很大的不同,也大大影響了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
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部主任王涌天激動地拿出手機,在一個近30...
6年前 (2018-03-29) 5609℃
為進一步給材友提供展示平臺,提升學術能力,材料科學與工程公眾號特舉辦“8分鐘學術”在線演講大賽。現進入投票環節,歡迎為你喜歡的選手投上一票。
學術報告回看方式:
長按識別如下二維碼,查看“8分鐘學術論壇1、論壇2”即可。
目錄
8月3...
7年前 (2017-09-05) 5626℃
前言
筆者在國內讀本科,后在歐美輾轉多年,對中美歐學術體制都有了解。近兩年有意海歸高校,經歷過幾次面試,和高校不同層次的人都有接觸。因此結合自己的見聞對形勢做一些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參考。由于筆者見識有限,歡迎補充指正。希望大家客氣交流,知識分子要有紳士風度。
1 西方學術界...
8年前 (2016-10-21) 7348℃
每年諾貝爾獎開獎之際都是國人,至少是關注科學的國人,精神緊繃的時刻。每每經過一番唏噓之后又在討論什么時候我們才可以把諾貝爾科學獎帶到中國大陸。2015年沒有再次讓國人失望,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榮膺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
8年前 (2016-09-29) 5531℃
如果只重虛名頭,不重真成果,當所謂的“知名科學家”,不僅會名不符實、貽笑大方,還會助長浮躁學風、敗壞學術風氣、擾亂學術環境、顛覆價值導向
不久前參加一場座談會,與會專家說起這么一種現象:業內有些所謂的“知名科學家”,雖然也有一定水平,只不過其“知名”主要不是因為出色的科研成果,而...
8年前 (2016-07-27) 5146℃
科研的事即是個人的也是國家的。說是個人的,是因為有個人的專業、興趣和志向在里面;說是國家的,是因為國家在某一個方面的重視、投入和依賴程度。為什么有的人、或國家能夠在科研上取得一項又一項的突破和建樹,其中的奧妙在哪里呢?在科研的道路上,個體之間存在著科研之拼,國家之間也存在著更激烈...
8年前 (2016-06-12) 4694℃
記得有一次被答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問了我一句,你簡單的說說你的學術思想,我當時一愣,草草的回答了,回來一想,依然不明白我的思想是什么。最近有讀者也不斷的問,怎么才能產生學術思想。于是對這個問題就稍微做了點功課,查了資料,才發現這是哲學上還沒有得到真正解決的問題,甚至是系統...
8年前 (2016-03-01) 6927℃
男人j进入女人下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