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清華大學出臺新的《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關于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唯一依據,并且不再將博士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的新聞引起關注。
可見,博士畢業,發表論文作為硬性條件,讓多少博士在讀人員腦袋疼痛、生理失調、心里煩躁。
那么,目前國內幾所名校,對于博士畢業發表論文的要求是什么呢?我們根據網友的反饋,整理之后,僅供大家參考。(以下統計為網友提供,各校不同院系也會有所區別,有些可能已被更新,因此僅供參考)
清華大學: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發表論文,新規稱:”鼓勵依據學位論文以及多元化的學術創新成果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唯一依據。“
北京大學:本人為第一作者身份(導師為第一作者時本人可以為第二作者)在國內核心刊物或國際重要刊物上至少發表或被接受發表2篇論文。
浙江大學:SCI 文章兩篇。且對IF(影響因子)有要求。
武漢大學:1篇權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必須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發表在權威期刊上的學術論文或至少有兩篇發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學術論文。
中國人民大學: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廈門大學 :2014級起博士研究生自入學起,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前,必須在我校文科最優學術刊物或一類核心學術期刊(均不含增刊、專刊、專輯)上發表1篇學術論文;或在我校文科二類核心學術刊物上發表3篇學術論文,其中可用與其學位論文相關的專著、教材或學術著作的譯著(本人完成字數專著在3萬字以上,教材和譯著在5萬字以上)來代替1篇二類核心刊物論文。
復旦大學:2篇北大中文核心。至少在國內核心及以上期刊上發表(含錄用)2篇專業學術論文。
上海交通大學:1篇核心。攻讀其它門類的博士學位研究生至少須以第一作者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錄》所列刊物上發表或錄用學術論文一篇。列入統計范圍的學術論文必須以上海交通大學名義發表,并有研究生署名。
南開大學:2篇北大核心。博士研究生在學期間應在核心期刊上至少發表兩篇論文,核心期刊范圍依照《南開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表》(2003年版)確定。
四川大學:3篇CSSCI;或2篇CSSCI(其中一篇必須為權威期刊);或省部級科研獎勵。
中山大學:2篇CSSCI。
中國政法大學 :要求兩篇南大核心。
吉林大學:沒有收集到具體文件。根據送到重慶大學評審的博士論文《從“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審視馬克斯·韋伯的法律社會學》第150頁《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研究成果》來看,作者發表的5篇論文中只有1篇屬于CSSCI,其余4篇均是非期刊論文(其中有一篇是報紙,另3篇為以書代刊。)
西南政法大學:3篇核心期刊。說明:該校期刊目錄為北大中文核心與CSSCI合并數據,再加上部分經學校承認的期刊或者書籍,共計1500多種。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3篇核心。說明:只收集到在職博士生提前畢業要求——在申請提前畢業時,必須在該校認定的本專業或相近專業重點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三篇。據此推測,正常畢業博士生發表論文要求不可能高于3篇。
重慶大學:3篇南大核心。需要發表一篇高水平期刊論文(全國共有10種),同時發表二篇cssci期刊庫論文,必須以重慶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導師為第一作者亦可)
南京師范大學 :2篇中文核心期刊或1篇權威期刊。博士學位申請者在讀期間至少要在國內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2篇專業學術論文,或在國內二級學科權威期刊以上層次的刊物上公開發表1篇專業學術論文,或有1篇專業學術論文被SCI、EI 、SSCI收錄,或有一項發明專利(排序前2名)。
浙江師范大學:必須第一作者2篇CSSCI或者權威一篇(只有幾個刊物),人大復印轉載不算,刊物降級不算。
陜西師范大學:報考博士需要有兩篇以上南大核心或教育部課題。博士畢業要3篇南大核心。
華東師范大學:最低要求兩篇C刊(含擴展板),不同院系要求略高。
西安交通大學:要求3篇南大核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般CSSCI論文4篇或B級CSSCI論文2篇或SCI/SSCI論文1篇。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篇C刊。
哈爾濱工程大學:4篇北大核心以上(含2篇C刊)
南京大學:人文社科博士2篇c刊,或者1篇C刊2篇C擴
山東師范大學:兩篇C刊。
云南大學:兩篇C,或者一篇教育部名刊。
西北工業大學:3篇CSSCI,1篇會議或外刊
上海財經大學:3篇c。
山西大學:2C1B,要求一篇獨作
中國政法大學:2篇CSSCI。
華東政法大學:2篇C刊3篇普刊。
以上數據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不過,也能看出來,博士畢業有多難!
你的學校要求發幾篇文章?
歡迎留言討論!
另外,以上統計僅針對文科
各位理工科同學
你們的要求又是怎樣呢?
以上數據統計自每日高教要情、中外學術情報、考博圈網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