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sqqo0"></td>
    • 歡迎進入材料科學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奧秘
    • 收藏本站,獲取最新材料前沿資訊

    兩篇Nature一個娃!90后博士生拿下浙大最高獎學金

    碩博生活 mse_material 5112閱讀 掃描二維碼

    在求是園,有一位決心破解抑郁癥科研難題的博士生,他有 讓課題“起死回生”的本領,有發表兩篇Nature的經歷 。他是 辯論隊隊長、專業級唱將 ,是師弟師妹眼中的 “天使大哥” ,還是學業家庭雙豐收的 年輕爸爸

    不久前,這個在忙碌的科研生活中不忘種植幸福的男孩,摘得學校最高層次的獎學金——竺可楨獎學金,他就是 浙江大學醫學院2016級博士生董一言

    滿腔熱情,他選擇朝著醫學方向奮斗

    你這么活潑好動,能坐得了科研這張‘冷板凳’嗎?還是考慮一下那些跟人打交道的專業吧。

    醫學研究對人類最直接有利,如果這個領域真像你說的這么沉悶,那我不妨做那個提供新鮮血液的人!

    2011年夏天,剛剛結束高考的董一言在被招生組潑了一盆冷水后,仍然毫不猶豫地填報了旁人看起來“既枯燥又沒‘錢途’的”基礎醫學專業。2個月后,他如愿以償,進入北京大學醫學部學習。

    懷著滿腔熱血的董一言,在兩年之后迎來了科研生涯的第一個轉折點。2013年9月,作為北醫第一批學員,他加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強化挑戰班。在這里,曾因日復一日機械性學習而倍感苦悶的董一言再次燃起從事科研工作的希望和熱情,而且這把火燒得更旺、更持久。

    董一言發現,挑戰班的同學們不僅可以自如地中英文切換進行交流,對學界大牛和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是如數家珍。同學之間的談笑風生,國際頂尖學者的專題講座、參加國際會議的機會,出國參加暑期學校……因為挑戰班,他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

    2014年3月,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醫學院雙聘教授胡海嵐應邀到北大挑戰班指導光遺傳學領域的文獻交流會。第一次見到未來導師的董一言瞬間被吸引,“胡老師讓我認識到,科學家原來可以這么有魅力,不僅年輕有為、平易近人,顏值還非常高!

    這年暑假,在胡海嵐的推薦下,董一言去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Kristin Scott實驗室進行交流。在這里,他從零開始學習果蠅的基本遺傳學操作,在1個月的時間里,董一言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4個小時。為何有這么高的熱情?董一言說,因為他遇到了一位手把手教他的“天使大哥”。

    “天使大哥”Nicolas Jourjine其實是實驗室的一位博士生,他不僅極具科研天賦,還十分地耐心細致。“實驗室氛圍非常平等,大家有問必答、樂于分享。即使是像我這樣的本科實習生,大家都會當做正式同事來對待。”覺得自己遇到天使的董一言希望成長為同樣的人,而現在的他也承擔起了實驗室帶新人的工作,被稱為“移動的數據庫”

    董一言在UC Berkeley 和 Angel-Nicolas Jourjine的合影

    在挑戰班期間,董一言獲得了3次參加國際會議的機會。能夠和全世界最優秀的科學家們面對面交流,董一言滿心激動。與此同時,他也給自己提了一個要求——每場報告會都要提問。“能夠提出問題就證明自己在思考,這其實是檢驗聽講效果的一個途徑。”這個喜歡發問的小伙子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2018年2月,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仇子龍在評論胡海嵐課題組在Nature上發表的2篇文章時就寫到:“對于中國科學的未來,我還是非常樂觀的。在這兩篇文章的諸多作者中,我看到了許多未來之星,有北大本科未畢業就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用流利英文提問的董一言……”

    科研2.0時代:

    讓課題起死回生,發表2篇Nature

    “加入胡老師團隊后,我才真正登堂入室,進入科研2.0時代。”董一言清楚地記得,2015年2月2日,大四的他從北京南下上海,追隨胡海嵐教授進行科研實習。從那時起,他開始系統培養科研思維、全鏈條把握課題各環節。

    董一言所在實驗室成員合照

    做科研不能只顧著自己的興趣,也得有實際意義。如果只是因為喜歡小草就去研究小草,就太自私了。全球有3.2億抑郁癥患者,每年造成80萬人自殺。2017年開始,抑郁癥已超越癌癥和心臟病,成為致殘的頭號殺手。但與來勢洶洶的抑郁癥相比,現有藥物對至少1/3抑郁患者完全無效,并且最終導致一半以上的患者復發。做個簡單計算,全球有1.1億患者完全無藥可醫,1.6億患者最終復發。因此,想要治愈抑郁癥,就需要研究清楚它的發病機制,掌握抑郁的神經密碼,從而針對性地開發藥到病除的好藥。”

    “胡老師的實驗室只有大課題,要想成為一個好的leader,不僅要努力做實驗,更需要分析思考、組織協調。”加入課題組后,董一言開始主導課題“壓力之后的及時放松——抑郁癥預防的天然策略”。他希望跳出現有的治療框架,為臨床提供切實可行的預防思路。

    這個選題聽起來就非常有趣,很多人都會問“抑郁癥”還可以預防?依靠的還是一種“天然”的手段?董一言說:“是的,‘及時 ’ 是這個研究命題的關鍵詞。 ”

    在推進課題的過程中,董一言經歷了不少波折。2015年6月接手課題后,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他都在不斷嘗試和改進實驗方案,并一直處于質疑和焦慮中。直到2016年3月才摸索出一套比較理想的實驗方案。然而樣本數仍然不夠,實驗結果的可靠性仍然畫著一個問號。看到實驗進展如此不順,師兄師姐甚至導師胡海嵐教授都曾多次勸他換個方向,但董一言不想輕言放棄,在一次次失敗后悉心分析、力求改進,直到7月終于取得積極的可靠結論。大家都說,是他讓這個課題“起死回生”

    2018年2月15日,Nature同期刊發胡海嵐團隊兩篇研究長文(Research Article),文章揭示了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機制,破譯了抑郁癥的神經密碼,推進了人類關于抑郁癥發病機理的認知,并為研發新型抗抑郁藥物提供了多個嶄新的分子靶點。

    作為兩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和四作,董一言通過光遺傳技術,證明了外側韁核神經元的簇狀放電可以讓一只正常的小鼠瞬間變得抑郁,從而為團隊破譯抑郁癥的神經密碼貢獻了關鍵證據。

    董一言的工作是證明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是導致抑郁癥的充分條件,但這并非易事。2011年,世界著名神經科學家Roberto Malinow發現,外側韁核的過度興奮是抑郁癥產生的必要條件,但外側韁核究竟用什么樣的電活動編碼抑郁信息,一直是個謎。2012年開始,全世界有很多實驗室報導了用光遺傳技術激活外側韁核,能使動物產生厭惡情緒,但是不能產生抑郁癥狀。

    在一系列堅實實驗數據的基礎上,團隊猜想簇狀放電就是外側韁核編碼抑郁信息的方式。但是董一言發現,傳統的光遺傳激活手段無法在外側韁核產生簇狀放電,于是在細致分析的基礎上決定運用“反彈原理”,先短暫地抑制外側韁核神經元,隨后讓其反彈,從而產生簇狀放電。令人驚喜的是,這種反彈的簇狀放電非常類似于抑郁狀態下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而且能夠讓正常小鼠瞬間抑郁,這表明外側韁核簇狀放電確實是編碼抑郁信息的電活動。董一言的工作大大推動了團隊對抑郁癥研究課題的進展。

    辯論唱歌兩不誤的他,

    是師弟師妹的“天使大哥”

    一生遭受抑郁癥折磨的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曾把抑郁癥比作一條一有機會就咬住他不放的黑狗。最初就對抑郁癥感興趣的董一言現在仍懷抱初心,希望馴服抑郁的“黑狗”,為維護人類健康添磚加瓦。

    這樣一個專注科研的男博士,卻跟“沉悶”“無聊”這些字眼完全掛不上鉤。他不僅帶得了辯論隊,還是專業級唱將

    “我最愛的還是唱歌,因為它不僅是一種全身心打開自我的過程,也是一種成本最低的放松和表達方式。”董一言在大一時通過北大醫學部十佳歌手大賽嶄露頭角;大二參加北大醫學部圣誕晚會時,受到羅艷潔老師關注,并被邀請到她最新組建的北醫愛樂團接受專業訓練。兩年的時間里,董一言除了日常訓練,每天都會抽出一個小時來練習發聲。他說,每首好歌里都有一個巨大的世界,一首好歌可以讓生活慢下來。而現在,他是浙江大學研究生藝術團的一員,并曾多次在醫學院神經所的元旦晚會上登臺獻唱

    剛進大學時,董一言曾一度為辯論著迷,陳銘是他最欣賞的辯手。為了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領導力,董一言有意識地拓展知識面、學習專業辯手的技巧,并帶領隊員們集中訓練、參加“北大之鋒”、“海淀區交通安全杯”等辯論賽,而他個人也多次獲得“最佳辯手”榮譽

    “董師兄是我人生路上很重要的人,沒有他我根本就不可能在本科階段有這么多收獲。我正在申請美國phd,不管結果如何,除了導師之外,他都是我最感謝的人。”大二上學期,浙江大學醫學院2015級本科生陳舒琪遇到了董一言,這個靠譜的大哥哥不僅親手教她實驗操作,傳授閱讀文獻的技巧,還鼓勵她獨立思考。而現在正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Takaki Komiyama 實驗室做畢設的陳舒琪,遇到不懂的問題還經常找他交流。

    陳舒琪回憶,大二升大三時她一度陷入迷茫,于是約董一言在實驗室的in vivo房間聊天。“半個小時的時間里,師兄幫我分析專業前景,也剖析個人優勢,還給我放了兩個星期的假讓我靜心思考。”想到當時的情景,現在非常享受科研的陳舒琪感慨,“幸好當時沒轉專業!”

    在師弟師妹眼中,董一言不僅是他們的“天使大哥”,還是超級顧家的暖男。“特別感謝一卉進入我的生命,與我共同組建家庭,奔向全新的旅程。”在本科畢業論文的致謝部分,董一言用這種平實又高調的方式與太太秀了一波恩愛。但實際上,在他的社交平臺上不乏類似的甜蜜宣言。2017年年底,兩人的愛情結晶誕生,他寫給女兒“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我永遠的驕傲”。“女兒的名字叫然然,這個名字還是導師胡海嵐教授為紀念兩篇Nature發表所起,對我們一家來說意義重大。”聊到女兒,董一言滿眼愛意。

    來源:浙江大學。文字記者:馬宇丹 | 陳沛。圖片來源于董一言本人。今日編輯:浙江微訊社。邢思雨 | 芷凌|丁希雯。責任編輯:李靈。

    喜歡 (2)分享 (0)
    男人j进入女人下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