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團隊合作意識
這個是最常見的淘汰原因,也是面試官最主要的選人角度,一般如下特點會被認為有團隊合作意識:
leader:在開始的時候,或冷場的時候,主動出來組織討論;在發生分歧和爭吵的時候,協調一致,提醒大家合作;討論中提出了最好的、他人信服的框架、結構,從而主導了整個思路,并盡快推動形成結果。
leader這個角色是最容易展現團隊意識的,所以被錄取可能性比較大,但是很多時候,如果想當leader,卻沒有展現出團隊意識,則首先會被淘汰,leader失誤的主要地方有:
開始的時候,強行充當leader,但卻沒有提出自己的邏輯結構和框架,或者自己的邏輯不夠好,被他人超過,從而導致無法主導討論,或被他人搶走主導權,這個很常見
失去主導權,或者一開始就強行充當leader,但是卻是靠不斷的發言,重復啰嗦,打斷別人的方式,而不是靠自己的道理使別人信服,失去主導權時,建議順其自然,轉變自己的角色
長時間發言,不給他人發言機會,或者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沒有吸收他人意見,未意識到leader是組織協調者,而不是光桿司令或個人英雄,很多成績優秀的人,成功充當leader后就是這個樣子,然后直接被淘汰,還自我感覺很好,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確實充當了leader,主導了團隊討論,但是自己的思路有問題,或目標意識缺乏,把小組引偏了,這時全組都可能被淘汰
積極參與者:積極聽別人的意見,記錄整理下來,同時補充自己的觀點,這個角色最重要的是要能正確理解他人觀點,并補充自己的觀點
常見的失誤是
????? 不聽別人的觀點,別人發言時,自己不停的在寫自己的東西,完全不注意別人的觀點
????? 突然打斷別人,而不是婉轉的插入發言
????? 直接否定別人,而不是注意語言技巧
????? 糾纏于細節,反復重復自己的一些細節性觀點,發言時不能抓住重點
????? 未意識到小組的目標是盡快得出結果,所以發言時總是偏離目前討論的主題,而是變成了強調自己的觀點的正確性,別人的錯誤性,非要爭出一個正確答案
????? 基本沒有發言,這個是最常見的,基本每組都有差不多50%的學生,基本不發言,所以大部分人是因為這個被淘汰
????? 知道不發言會被淘汰,所以也有時會發言,但基本都是隨聲附和他人,沒有自己的觀點,別人說什么都附和幾句,左顧右盼或高頻率觀察面試官,而沒有主心骨,不是投入在討論中
????? 由于沒有當上leader,所以心灰意冷,于是也不參與討論了,或者在討論過程中也不記錄了,心里放棄了
????? 筆和紙都放桌上,只動嘴巴,典型的浮躁表現
冷靜的控制者:計時、提醒大家團隊目標、提醒大家跑題了、記錄并將記錄的觀點或直接把答題紙分享給總結者(這個動作很受面試官的肯定,如果因為總結者是自己的競爭對手,而不分享,則表明沒有團隊意識)
所以從以上可以看出,面試官考察的是是否具有團隊意識,而不是考察誰是leader,所以同學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準自己的定位,把自己的團隊意識表現出來即可,不是話越多越好的,如果話越多,但表現的是沒有團隊意識,則首先會被淘汰。
這里再次提醒大家一點:整個小組是一個團隊,要展現給面試官你的團隊意識,你在小組目標(得出討論結果)的實現過程中,你的作用,你是否表現出來團隊意 識。千萬不要理解為:小組是一群競爭者,在這里我要表現比別人好,我要證明別人是錯的,我是對的,表現出自己比別人強,那樣的話,首先淘汰的就是你。所以 大家一定要注意,你們是一組,是一個團隊,是合作完成一個任務,一定要分別找到自己的團隊定位,然后一起合作完成任務,展現各自的團隊意識,這樣整組都會 被錄取。
D、個人修養
良好教養的表現:
語言真誠
討論時虛心
說話委婉
言語尊重他人,不要在別人否定自己的時候,反唇相譏,或者激動起來,要做到任何時候都保持風度,娓娓道來
不要有很多肢體語言,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坐著或站著都保持不動
情緒平穩,不要一會激動,一會泄氣。始終微笑,表情友好樂觀(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一個人如果始終能自然的微笑,有時僅此1條就會被錄取,但一定要自然,不要做作)
有以下行為的會直接被淘汰:
故意對面試官微笑,做出某些姿態
要面試官電話,和面試官套近乎
發言時,用手或筆指著其他同學,或在空中揮舞,手舞足蹈
小動作很多(如摳鼻子、掏耳朵、皺眉頭、抹嘴巴、蹺二郎腿、趴在桌上,或后仰放松的靠在椅背上)
別人發言時自己嘴角露出不滿、不屑、嘲笑表情
別人說的不符合自己觀點,自己就懶得聽了
自己的觀點被否定,就激動的辯解爭論
別人說錯,出錯的時候,自己偷偷高興,而不是出來幫助協助(其實你能幫助別人,幫助小組成功,你自己就會被錄取了)
從以上分析,大家可以看出,無領導小組的面試,確實是一種綜合素質的考察,所以現在基本所有大企業都用這個方式來面試,確實是很有效的(很難偽裝,當然多 練習會有好處),同時也是考察到了很多重要的方面,主要是思維能力和做人方面,而思維能力和做人能力,是你今后能否做好工作、能否在企業發展好的決定因素 (技術崗位除外),所以我們面試時,幾乎每次都能遇到一種學生:學習成績非常好、北大清華畢業、外貌出眾、家庭條件非常好、很自信、口才很好、表達能力非常強、充當了leader,但最后低分被淘汰,每次都有不少這樣的學生,我相信他們自己是不會想到自己被淘汰的,被淘汰的原因就是缺乏做人能力。
希望以上東西對大家有幫助,不僅是希望提高面試能力,更重要的是按照這些道理,真正提高自己的素質,這樣不僅對于面試,包括今后的人生發展都有很大的好處,記住除非你做技術,否則能否發展好,主要靠思維和做人,而這些是學校沒有教你們的,但卻是今后最重要的東西,希望大家能重視,能提高自己。
最后補充一點:在小組討論結束后,最后往往面試官會點名一些同學提問,其實從這里可以看出一些是否被錄取的跡象:
之所以最后會點名提問你,一般是對你還沒有形成結論(可能是之前你表現的不多,但表現出具備了一些以上的特點,但你表現的機會太少,面試官還不能肯定你是 是否具備以上特點),于是想最后給你一次機會,再驗證一下。所以一些同學往往以為自己不是leader,肯定沒戲了,所以也不積極聽別人的發言,不記錄,不完全投入參與了,結果沒想到最后面試官會點名自己,一下子措手不及,沒有記錄總結好,于是就失去了最后的機會,或者一下子太緊張了,頭腦一片空白,失去了最后的機會。
一般來說,沒有被點名的,都是面試官已經下了結論的,要么是錄取,要么是淘汰,所以如果你自己對照以上標準,覺得自己符合,而沒有被點名,說明你錄取了,如果你不符合,那就說明沒戲了。
來源:大學生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