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華女子學院
中華女子學院地處中國首都北京,是直屬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教育部批準備案的全國第一所公辦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前身是1949年由宋慶齡、何香凝、蔡暢、鄧穎超、康克清等老一輩婦女革命家創建的新中國婦女職業學校,1995年更名為中華女子學院,2002年正式轉制為普通高等學校。學校目前設有21個本科專業,社會學是女院最好的專業之一,女性學最具特色,而學前教育專業則是女院最好就業的專業。
-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女性學、學前教育
-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社會工作、女性學、學前教育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項目:兒童發展與教育實驗教學中心
- 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法學、審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
2、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簡稱“北二外”,是教育部、外交部、國家旅游局和北京市政府先后參與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首批授予學士學位、碩士學位高校,我國最著名的外國語大學之一,中國旅游界最高學府,于1964年周恩來總理親自創建。北二外于2013年成功加入CIUTI(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躋身世界頂級語言類大學行列。被譽為“外交家的搖籃”和“旅游人的港灣”。
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實驗室)
教育部阿拉伯語研究中心 | 全球輿情與受眾研究基地 | 全球影視與文化軟實力研究室 |
國家旅游戰略發展研究中心 | 中國翻譯行業發展研究院 | 中國旅游人才發展研究院 |
國家外國文學研究基地 | 中國旅游研究院飯店產業研究基地 | 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研究院 |
白俄羅斯研究室 | 秘魯文化研究中心 |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 |
3、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是中國唯一、亞洲最大、世界知名的電影專業院校,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共建,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該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
- 國家級特色專業:錄音藝術、動畫、攝影
- 北京市本科品牌專業:導演、攝影、美術、表演
- 國家廣電總局本科重點專業:導演、攝影、美術、表演
- 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聲音實驗中心
- 國家級教學研究基地:動畫
- 北京市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電影文化軟實力協同創新中心、先進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中國電影高新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數字電影技術與藝術、新媒體動畫技術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數字影視動漫游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4、國際關系學院
國際關系學院(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簡稱國關,地處北京市西郊風景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為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是以外語、國際問題為教學科研的全國重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和關懷,周恩來總理曾親自批準建校并到校視察;陳毅元帥親筆題寫院名;江澤民1994年又親筆題詞:“努力把國際關系學院辦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學”。
-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 北京市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傳播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安全學
- 北京市市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安全學、國際法學、國際關系史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信息技術聯合實驗室(與北京大學共建)
5、中央音樂學院
中央音樂學院(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簡稱“央音”,位于首都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由1940年建立的國立音樂院等幾所音樂教育機構于1949年合并組建而成,是一所培養高級專門音樂人才的高等學府,全國藝術院校中唯一的一所“211工程”建設院校。學校原隸屬于文化部,2000年劃轉教育部管理。
- 國家級特色專業:音樂學、音樂表演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管弦系
- 北京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管弦系和樂隊學院、音樂教育系
- 國家重點學科: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學和音樂表演藝術)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
6、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總部、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總部和世界戲劇院校聯盟秘書處所在地,是世界戲劇院校聯盟國際大學生戲劇節活動基地。中央戲劇學院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戲劇教育席位,是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
-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導演、戲劇影視文學、表演
-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音樂劇表演教學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戲劇影視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 國家級教學團隊:表演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帶頭人:劉立濱)
- 國家精品課程:臺詞基礎課、寫作課、戲劇本體論
7、上海戲劇學院
上海戲劇學院,簡稱”上戲“,是中國培養演藝專門人才的高等藝術院校,由上海人民市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共建,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設有表演系、戲劇文學系、舞臺美術系、導演系、電影電視學院、公共教學部、戲曲學院、舞蹈學院、創意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10個系部。本科專業(方向)20個,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4個。
- 國家級特色專業: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
- 國家級精品課程:化妝設計與創作體現、中國戲劇史
- 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中國戲劇研究基地
- 上海高校“立德樹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上海市綜合藝術教育教學研究基地
8、上海音樂學院
上海音樂學院(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前身是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樂教育家蕭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創辦的“國立音樂院”,是中國第一所獨立建制的國立高等音樂學府,首任院長為蔡元培先生。1929年9月更名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學校曾用名“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于1956年定名為上海音樂學院。
- 國家級特色專業:音樂表演、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 國家級精品課程:管弦樂配器、小提琴演奏藝術、聲樂演唱藝術
-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音樂科技與數字媒體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國家級教學團隊:美聲演唱教學團隊(帶頭人:周小燕)
9、浙江傳媒學院
浙江傳媒學院素有“北有北廣,南有浙廣”之稱,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國培養廣播影視及其他傳媒專門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中國第二大傳媒類專業院校,中國十大影視學院之一。學校教學實驗設備先進,已成為中國區域性廣播影視資料中心。
- 國家級特色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
-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聯手行業產學合作培養廣播影視人才創新實驗區
- 全國性研究機構: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媒介素養研究基地
- 省級研究機構:浙江省傳播與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浙江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浙江廣播電視研究院
10、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坐落于首都北京,是共青團中央直屬、教育部與共青團中央共建的唯一一所重點高等院校,是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中國共青團組織的最高學府,首都特色行業院校,以青年和政法為特色及優勢,涵蓋文學、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門類,被譽為”卓越青年人才的搖籃”。
- 教育部特色專業(4個):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
- 省部級重點研究基地(2個):中共中央編譯局青年政治人才培養研究基地、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際青年研究教育交流中心
- 北京市級重點研究基地(2個):北京市社會工作人才發展研究院、北京市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
- 教育部研究教育基地(3個):首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全國研究培訓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高校創業教育實踐基地
- 民政部人才培訓基地(1個):首批社會工作人才培訓基地
11、中國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China Academy of Art)是中國第一所綜合性的國立高等藝術學府,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也是最早實施設計學的高等學府,是中國最早的藝術革命團體發祥地,中國唯一一個美術學國家重點學科所在地,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唯一承認學歷的中國美術類大學。
- 國家重點學科(1個):美術學
- 浙江省重點學科(3個):公共空間藝術、戲劇與影視學、建筑學
- 國家級特色專業(6門):動畫、繪畫、藝術設計、美術學、雕塑、建筑學
- 浙江省重點專業(8門,不全):繪畫、藝術設計、雕塑
12、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為中華全國總工會所屬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前身是194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干部學校,由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李立三擔任第一任校長。2003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中國工運學院轉制升格為普通高等院校,并更名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勞動關系、法學(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
- 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勞動關系、法學(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勞動關系協調與發展實驗教學中心
- 北京市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勞動關系協調與發展實驗教學中心、文化傳播實驗教學中心
- 北京市市級精品課程:勞動法(姜穎)
13、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唯一一所高等美術學校。中央美術學院是前身是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可以追溯至1918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導成立的國立北京美術學校;1949年11月,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和華北大學三部美術系合并,華北大學三部美術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38年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經-中央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國立美術學院,毛澤東主席題寫院名。1950年1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準,正式定名為中央美術學院。
- 國家級特色專業:動畫、雕塑、中國畫、美術學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攝影工作室
-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藝術、設計與建筑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北京市精品課程: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造型基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第一工作室泥塑人體課
14、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是以服務中國外交事業為宗旨,培養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規模、高層次、特色鮮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設有研究生院,被譽為“中國外交官的搖籃”。
- 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英語、外交學
- 北京市市級特色專業(2個):英語、外交學
- 全國首批涉外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1個):國際法系
- 國家重點學科(2個):外交學、國際關系
- 北京市市級重點學科(2個):政治學、英語語言文學
- 國家一級學會(2個):中國國際關系學會、中國國際法學會
- 國家級研究中心(2個):中國外交理論研究中心、法國與法語國家研究中心
- “NACT中國”國家協調單位(1個):亞洲研究所
15、解放軍醫學院
解放軍醫學院與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是兩個名稱,同一機構,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解放軍醫學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軍醫進修學院”,2011年經中央軍委批準,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院”。是全軍唯一的醫院機構辦學單位,是國家教育部首批批準的具有碩、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醫學院。2013年12月,解放軍醫學院教務部正式成立。
- 6個國家重點學科(老年醫學、骨科、耳鼻咽喉科學、呼吸內科、腎病科、燒傷科)
- 1個軍隊重點學科(骨科)
- 2個北京市重點學科(內科學、外科學)
- 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腎臟疾病)
- 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聾病、腫瘤靶向治療和抗體藥物)
- 9個軍隊醫學重點實驗室(腎臟病、肺損傷與感染、老年心血管病、骨科戰創傷、聲損失防護、數字肝膽外科、創傷修復與組織再生、腫瘤學、口腔頜面修復)
16、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直屬的唯一一所重點醫科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院校一體,是中國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是我國最早設有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本科教育的醫學院校,被譽為中國醫學殿堂。
學校歷經“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中國協和醫學院”、“中國首都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等多個歷史階段,于2007年5月18日正式復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為探求中國高等醫學教育改革的創新模式,北京協和醫學院與清華大學于2006年9月起開展合作辦學,可同時使用“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作為第二名稱,并依托清華大學,部分進入“211”和“985”工程建設行列。
- 設有18個研究所(以及5個分所)、7所臨床醫院(含與北京市共建的天壇醫院)、5所學院、1個研究生院和5所分院。
- 擁有6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0個部門開放實驗室、2個國家級工業試驗基地、17個國家級中心、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以及11個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中心。
- 該校是首批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現有一級學科博士授權專業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專業點3個,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三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
— END —
相關閱讀:
國內有哪些非常”名不副實”的大學?
學院路八大高校,前生的苦難,今世的輝煌
參考資料:各校官網、百度百科等。轉載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