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中國物理學界以及一些關心科學發展的民間人士,激烈爭論是否要花費數百億甚至上千億,建立超級對撞機。現有最大對撞機是歐洲的LHC,2012年發現了希格斯例子。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提出的超級對撞機,規模將遠超LHC,支持方包括著名數學家、菲爾茨獎獲得者、哈佛大學教授丘成桐以及超弦理論權威、菲爾茨獎得主威滕(Edward Witten)等。
觀察者網多次關注超級對撞機的爭論,刊發了《游說中國建超級對撞機 是美國的戰略忽悠嗎》《大型強子對撞機并未發現新粒子 中國還要建對撞機嗎?》《丘成桐、王孟源激辯:中國要不要建設下一代高能對撞機》等文章。由于丘成桐與王孟源近日的辯論中,涉及到了當代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之一、1957年第一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教授,楊教授9月4日授權科普公眾號“知識分子”公布他的意見。
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
楊振寧
8月29日微信公眾號《老顧談幾何》中有一篇文章,題目是《丘成桐:關于中國建設高能對撞機的幾點意見并回答媒體的問題》,講到他(丘)贊成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而我(楊)反對,他難相信。其中一段如下:
這些實驗背后的基礎理論都用到楊先生的學說。每一次突破后,我們對楊先生的學問更加佩服!所以說楊先生反對高能物理需要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使人費解!
丘教授的理解有誤!我絕不反對高能物理繼續發展。我反對的是中國今天開始建造超大對撞機,原因如下:
(一)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 1989 年美國開始建造當時世界最大對撞機,預算開始預估為30億美元,后來數次增加,達到80億美元,引起眾多反對聲音,以致1992 年國會痛苦地終止了此計劃,白費了約30億美元。這項經驗使大家普遍認為造大對撞機是進無底洞。
目前世界最大對撞機是CERN 的LHC。2012 年6000 位物理學家用此對撞機發現了Higgs 粒子,是粒子物理學的大貢獻,驗證了“標準模型”。LHC 的建造前后用了許多年,建造費加上探測器費等等加起來一共不少于100億美元。高能所建議的超大對撞機預算不可能少于200億美元。
(二)高能所倡議在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費用由許多國家分攤。可是其中中國的份額必極可觀。今天全世界都驚嘆中國GDP已躍居世界第二。可是中國仍然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GDP還少于巴西,墨西哥或馬來西亞,還有數億農民與農民工,還有急待解決的環保問題,教育問題,醫藥健康問題,等等。建造超大對撞機,費用奇大,對解決這些燃眉問題不利,我認為目前不宜考慮。
(三)建造超大對撞機必將大大擠壓其他基礎科學的經費,包括生命科學,凝聚態物理,天文物理,等等。
(四)為什么有不少高能物理學家積極贊成建造超大對撞機呢?原因如下:
A.高能物理學是二戰后的一個新興領域,此領域七十年來有了輝煌的成就,驗證了“標準模型”,使人類對物質世界中三種基本力量有了深入了解。可是還有兩項大問題沒有解決:甲)對剩下的第四種基本力量,引力,的深入了解還有基本困難。乙) 還沒有能了解如何統一力量與質量。希望解決此二問題當然是所有物理學家的愿望。
B.有些高能物理學家希望用超大對撞機發現“超對稱粒子”,從而為人類指出解決此二問題的方向。但是找超對稱粒子已經有很多年了,完全落空。今天希望用超大對撞機來找到超對稱粒子,只是一部份高能物理學家的一個猜想。多數物理學家,包括我在內,認為超對稱粒子的存在只是一個猜想,沒有任何實驗根據,希望用極大對撞機發現此猜想中的粒子更只是猜想加猜想。
(五)七十年來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對人類生活有沒有實在好處呢?沒有。假如高能所建議的超大對撞機能實現,而且真能成功地將高能物理學更推進一大步,對人類生活有沒有實在好處呢?我認為短中期內不會有,三十年,五十年內不會有。而且我知道絕大多數物理學家都同意我的這個說法。
(六)中國建立高能所到今天已有三十多年。如何評價這三十多年的成就?今天世界重要高能物理學家中,中國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二。建造超大對撞機,其設計,以及建成后的運轉與分析,必將由90%的非中國人來主導。如果能得到諾貝爾獎,獲獎者會是中國人嗎?
(七)不建超大對撞機,高能物理就完全沒有前途了嗎?不然。我認為至少有兩個方向值得探索:A. 尋找新加速器原理。B.尋找美妙的幾何結構,如弦理論所研究的。這兩方面的研究都不那么費錢,符合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總趨勢。
(注:文中加粗內容為楊振寧先生所標記)
相關閱讀:
來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