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進入材料科學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奧秘
-
- 收藏本站,獲取最新材料前沿資訊
早在2018年《Science》在線發表了美國萊斯大學Aditya D. Mohite教授報道了金屬鹵化物鈣鈦礦薄膜在陽光照射下產生均勻的光誘導晶格膨脹,并聲稱排除了熱誘導產生的晶格膨脹[1]。
但近日爭論相繼出現,最新《Science》發表了美國斯坦福大學Reinhold H....
4年前 (2020-04-19) 3932℃
甲烷和氫氣是減少碳排放的“清潔能源”,但是儲存和應用方面需要高壓壓縮,這往往不安全且價格昂貴。開發新型吸附劑是實現安全、經濟儲存甲烷和氫氣的最終目標,金屬-有機框架(MOFs)材料便是一種理想的吸附劑。該領域世界知名專家Farha教授團隊合成的MOFs能夠安全有效地儲存甲烷和氫氣...
4年前 (2020-04-17) 4389℃
除了金屬等原子晶體外,在一系列“軟”物質中也觀察到了馬氏體轉變,本文證實了藍相液晶之間的相變以無擴散方式發生,僅需要很小的晶格變形和晶格旋轉即可,盡管藍相液晶具有液晶性質和介觀的長度,但晶體轉變方式與經典的固體原子晶體中的馬氏體轉變相似,相關結果將為藍相軟晶體的未來應用提供重要的...
4年前 (2020-04-15) 4715℃
鈣鈦礦的帶隙可以通過用溴或氯替換碘陰離子來調節,然而過多的溴會使鈣鈦礦性能不穩定。本文引入硫氰酸鹽與碘的混合,從而開發了2D/3D混合寬帶隙鈣鈦礦的結構和提高光電性能。基于此,鈣鈦礦/硅串聯太陽能電池的PCE高達26.7%。
最大限度地提高鈣鈦礦-硅串聯太陽能電池的功率轉換效率(...
4年前 (2020-04-11) 6131℃
本文得到了目前全聚合物體系太陽能電池最高效率14.4%,在制成300nm厚膜后仍能保持在12.1%的效率。該研究為后續全聚合物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研究提供了新受體材料的參考,并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全聚合物有機太陽能電池擁有高效穩定性與易操作性等特點,有應用于大面積制備的可行性,在有機...
4年前 (2020-03-27) 3963℃
鈣鈦礦、石墨烯是目前的研究熱點。熱到什么程度?你可能不了解它,但是你一定聽說過。有詩云“實驗是王道,理論靠創造,思路不清晰,加點石墨烯。投稿不順暢?涂點鈣鈦礦!青年英才路,實驗換元素。若問啥意義?盤古開天地!”不過,調侃歸調侃,鈣鈦礦材料由于效果明顯,工藝簡單,具有廣闊而誘人的應...
4年前 (2020-03-23) 6662℃
神奇的膠水!僅一滴可承受90公斤,手指一摸又消失粘性// // // //
近期,《Adv Mater》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通過來源于植物的纖維素納米晶體(CNC)可以形成一種超級粘合劑。該粘合劑完美地展現了環保性、高性能和低成本的綜合優點,而通常要同時實現這些挑戰是...
4年前 (2020-03-02) 5258℃
通訊作者姚軍說:“我們實際上是憑空氣來發電,產生24/7的清潔能源。這是迄今為止蛋白質納米線最令人驚訝和激動人心的應用。”
隨著環境污染的日趨加重,從環境中獲取清潔能源的技術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已知的技術如:太陽能電池、熱電裝置和機械發電機,然而它們必須在特定的環境中工作,因此限...
4年前 (2020-02-20) 4619℃
在氧化物鈣鈦礦中,晶界效應是限制其半導體電子性能的一個致命因素。多晶氧化物鈣鈦礦的電子遷移率往往和單晶氧化物鈣鈦礦相差幾個數量級。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美國西北大學,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石墨烯能夠消除多晶氧化物鈣鈦礦中的晶界效應,使其具有媲美單晶的電子傳輸行為。相關...
4年前 (2020-02-18) 4863℃
自然界只提供了一種電子,卻提供了許多種離子。計算和信號傳播主要依靠電子作為電荷載流子,而生物主要使用離子。隨著基于軟離子導體的離子電子器件的出現,這一模式已經開始發生轉變,例如含有溶解鹽的水凝膠或者離子液體膨脹的聚合凝膠。這些離子導體提供了電子導體不易獲得的特性,包括內在的延展性...
4年前 (2020-02-16) 4692℃
良好的拉伸性是聚合物在柔性電子器件、驅動器以及能量存儲等領域應用的必備條件,構筑雙網絡、納米雜化以及利用動態化學是提高聚合物拉伸性的常用策略。其中,利用動態相互作用構筑的動態聚合物網絡受到廣泛關注。動態交聯點通過可逆斷裂或者動態交換耗散能量,有效防止聚合物材料發生不可逆破壞,從而...
4年前 (2019-12-24) 4107℃
據日本共同社6月21日報道,日本京都大學iCeMS的團隊在19日的英國科學雜志《自然》上發表成果稱,已研發出可人工呈現各種顏色、不使用墨水就能描繪高清圖案等的技術。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299-8
...
4年前 (2019-06-23) 4536℃
關注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ID:mse_material)學習更多!
近日,中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15級本科生張絲雨撰寫的綜述文章“Recent Progress in the Fabrication, Properties, and Devices of Heterost...
5年前 (2019-02-26) 7761℃
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是航空航天、國防和民用高科技領域不可或缺的關鍵戰略材料。為推動碳纖維產業發展,《中國制造2025》和《新材料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將碳纖維列為重點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的生產技術主要有濕紡與干噴濕紡兩種技術路線,其中干噴濕紡...
5年前 (2019-02-21) 5061℃
1月25日,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顧成在國際頂刊《Science》期刊發表論文,該研究利用金屬-有機框架(MOF)材料在剛性骨架的MOF的籠狀孔壁上編入溫度響應的動態“開關”,通過控制孔壁微擾來控制氣體分子在多孔材料中的擴散。2018年1月份華南理工首篇S...
5年前 (2019-01-28) 11203℃
北京時間10月11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Nature》在線發表了華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魏展畫教授為第一通訊作者、博士生林克斌為第一作者,華僑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研究論文《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External Qu...
5年前 (2018-10-11) 7015℃
無論是手機還是筆記本電腦,這些便攜式電子設備都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必備工具。這些物品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可再生和環保的電池為這些設備供電。隨著運動手環等更加輕巧的可穿戴設備的風靡,為它們持續提供高效、清潔和可持續的電能是亟需解決的難題。
近日,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海洋電子與智能系統研究所朱...
5年前 (2018-07-14) 7011℃
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團隊與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李喜德教授團隊合作,在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次報道了接近單根碳納米管理論強度的超長碳納米管管束,其拉伸強度超越了目前發現的所有其它纖維材料。相關成果以《拉伸強度超過80GPa的碳納米管管束》(Carbon...
6年前 (2018-05-21) 6864℃
來源:cnBeta。
OLED、QLED量子點、Micro LED……隨著相關技術的產品不斷推出,關于下一代顯示技術的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從目前來看,顯然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OLED技術要略勝一籌,已經在全尺寸領域內實現規模量產,發展勢頭良好。
...
6年前 (2018-04-16) 7062℃
在80后90后的童年記憶中,有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司馬光砸缸。當陶土做的水缸被石塊砸了一下,就破了一個洞,水流出來了,掉在缸里的孩子也得救了。
而對于女孩子來說,跳皮筋是洋溢著歡快笑聲的集體游戲,在牛皮筋的一勾一拉中,旋轉,跳躍,不停歇。
這兩個童年記憶,其實包含著一個自然界的普...
6年前 (2018-04-10) 7322℃
男人j进入女人下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