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sqqo0"></td>
    • 歡迎進入材料科學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奧秘
    • 收藏本站,獲取最新材料前沿資訊

    《稀土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正式發布

    前沿資訊 mse_material 4839閱讀 掃描二維碼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編制發布了《稀土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提出,以創新驅動為導向,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稀土戰略資源保護,規范稀土資源開采生產秩序,有效化解冶煉分離和低端應用過剩產能,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擴大稀土高端應用,提高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充分發揮稀土戰略價值和支撐作用。

    《規劃》提出了“強化資源和生態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支持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培育行業新動能”、“推動集約化和高端化發展,調整優化結構”、“加快綠色化和智能化轉型,構建循環經濟”、“推動利用境外資源,加強國際合作”、“打造新價值鏈,實現互利共贏”等6大重點任務,并以專欄形式明確了6項重點工程。《規劃》作為“十三五”時期稀土行業發展的專項規劃,將科學指導稀土行業發展,推動稀土產業整體邁入中高端。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是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及國防科技工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隨著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不斷深化,稀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價值將進一步提升。材料科學與工程公眾號從規劃中整理了部分重要內容,供稀土行業相關人士參考。

    download

     

    一、行業現狀

    1. 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突破。產業集中度大幅提高,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趨于合理。
    2. 應用產業發展成果顯著。應用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品性能大幅提升,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3. 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大幅提高,企業實力明顯增強,環保水平明顯提升。
    4. 行業管理體系基本健全。完善了行業管理機構,制定了行業管理制度,地方監管責任得到落實,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稀土技術標準體系。
    5. 稀土違法違規行為得到遏制。

     

    二、存在問題

    目前,我國稀土行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資源保護仍需加強,私挖盜采、買賣加工非法稀土礦產品、違規生產等問題時有發生;持續創新能力不強,核心專利受制于人,基礎研究整體實力有待提升;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上游冶煉分離產能過剩,下游高端應用產品相對不足,元素應用不平衡;相關法律體系仍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監管責任尚未完全落到實處。

     

    三、面臨形勢

    “十三五”是稀土行業轉型升級、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關鍵時期,整體看,我國稀土行業發展機遇大于挑戰。發展的主要機遇:一是稀土戰略地位更加凸顯。二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為產業發展創造新空間。三是《中國制造2025》為稀土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四是稀土供應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面臨的主要挑戰:一是稀土初級產品生產能力過剩,違法開采、違規生產屢禁不止,導致稀土產品價格低迷,未體現稀缺資源價值,迫切要求進一步規范行業秩序,嚴格控制增量,優化稀土初級產品加工存量,淘汰落后產能。二是我國稀土產業整體處于世界稀土產業鏈的中低端,高端材料和器件與先進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產業整體需要由低成本資源和要素投入驅動,向擴大新技術、新產品和有效供給的創新驅動轉變,優化產業結構,重點發展稀土高端材料和器件產業。三是清潔生產水平不能滿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要求,行業發展的安全環保壓力和要素成本約束日益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質增效、綠色可持續發展等任務艱巨。

    ?“十三五”期間稀土行業發展主要目標

    指??????? 標 2015年

    實際

    2020年目標 “十三五”累計增減
    一、經濟指標
    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 12.5 16.5
    行業利潤率(%) 5.8 12 [6.2]
    重點企業研發支出占主營收入比重(%) 3 5 [2]
    二、生產指標
    冶煉分離產能(萬噸) 30 20 [-10]
    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產量(萬噸) 10 < 14 [<4]
    輕稀土礦選礦回收率(%) 75 80 [5]
    離子型稀土礦采選綜合回收率(%) 75 85 [10]
    輕稀土冶煉分離回收率(%) 90 92 [2]
    離子型稀土冶煉分離回收率(%) 94 96 [2]
    兩化融合貫標企業占比(%) 30 90 [60]
    三、綠色發展指標
    全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

    (含二氧化硫、氨氮、廢水等, %)

    [20]
    達到能耗標準企業占比(%) 40 90 [50]
    四、應用產業發展指標
    高端稀土功能材料及器件市場占有率(%) 25 50 [25]
    出口產品初級原料占比(%) 57 30 [-27]
    ??? 注:[? ]內為五年累計數。

     

    專欄1? 稀土公共服務和創新平臺建設工程

    1.稀土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繼續完善和提升現有已建成稀土功能材料技術成果轉化平臺的裝備、技術和管理水平,重點解決高端稀土磁性材料、催化材料、光功能材料、儲氫材料、輕合金結構材料、功能助劑及應用器件的產業化共性關鍵技術瓶頸;提升稀土產品分析檢測、應用服役評價等平臺服務能力,基本滿足超高純、特殊物性稀土材料分析檢測和高效稀土永磁電機、機動車尾氣催化器、工業脫硝裝置、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評價需求。
    2.稀土標準與專利服務平臺。編制稀土行業急需標準,研制標準樣品,完善我國稀土標準體系;搭建稀土標準檢索與交流平臺,加強國家強制性標準宣貫,確保實施;建立全球稀土專利服務平臺,提供完善的稀土專利分類檢索、供需信息發布服務,促進稀土新材料產品創新和成果轉化。
    3.稀土產業創新平臺。依托稀土科技領域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中心以及行業、企業的研發機構和基地,引入社會資本,針對國家亟需、未來發展影響深遠的稀土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重大裝備進行研發和工程化,建成1~2家有國際影響力的稀土產業創新平臺,重點開展稀土功能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計劃、稀土功能及結構材料基礎科學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突破一批核心工程化工藝技術和裝備。

    專欄2? 稀土基礎研究重點工程

    1.稀土磁性材料。新型結構高磁能積磁體、超強燒結釹鐵硼磁體、近臨界釤鈷磁體、高豐度稀土永磁體、高性能稀土粘結磁粉及磁體、高磁能積熱壓/熱流變磁體的設計和研制;開發稀土超磁致伸縮材料及應用器件、新型磁致冷材料及裝置、稀土高頻材料、低成本鑭鐵基氧化物永磁材料。
    2.稀土光功能材料。高性能閃爍探測器、新型激光顯示器用光功能晶體及陶瓷發光材料,OLED用發光材料及其膜片化技術;高端顯示與全光譜照明用白光LED發光材料;太陽能電池用上轉換發光材料;生物影像、薄膜透光成像等用新型發光材料;稀土溫敏、壓敏等環境探測發光材料;新型稀土長余輝材料及其生物編碼;新型稀土LED發光材料及裝置。
    3.稀土儲氫材料。高容量新型稀土儲氫材料及其在新能源儲能、燃料電池氫源、光熱發電儲熱系統中的應用技術。
    4.稀土催化材料。多組分復合、多功能集成的稀土催化劑體系,新型稀土分子篩催化劑及其應用技術;寬溫度窗口、低起燃溫度、長壽命的稀土催化材料及其儲氧材料;納米稀土催化新材料及燃料電池催化劑;以煤、天然氣和生物質等輕稀土催化合成清潔液體燃料用稀土催化劑及應用技術。
    5.稀土合金材料。高強、高韌、耐蝕、耐熱稀土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船舶及海洋工程、電子信息等領域的應用技術;大尺寸、薄壁稀土輕合金加工技術。
    6.高純稀土材料綠色制備工藝技術。新型稀土高效提取分離新方法及關鍵技術、稀土制備過程物料閉路循環利用技術;超高純稀土材料制備方法及關鍵技術。
    7.稀土基礎理論研究。推進稀土材料基因工程研究,特別是加強稀土材料的高通量模擬計算、稀土材料的結構優化和功能開發等基礎研究;稀土電子結構-物性關聯、4f電子特性深入認識和新磁學、光學等現象研究。

     

    專欄3? 稀土高值利用工程

    1.超高純稀土金屬及其化合物。開發超高純稀土金屬及其靶材等深加工產品的制備技術和批量化生產裝備,研制超高純及特殊物性稀土化合物材料及規模制備技術和裝備,滿足高端電子器件和芯片、功能晶體、集成電路、紅外探測、燃料電池、特種合金、陶瓷電容器等應用需求。
    2.高端稀土功能晶體。開發高能量和高時間分辨率稀土閃爍晶體,研制高功率和大能量稀土激光晶體,滿足光纖激光器、PET-CT及非晶硅TFT平板探測器等應用需求。
    3.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開發高綜合性能稀土永磁體,滿足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醫療器械等應用需求;開發高穩定性熱壓和粘結稀土永磁體,研制高性能輻向稀土永磁環,滿足伺服電機、汽車轉向助力系統、陀螺儀、微特電機等應用需求。
    4.高性能稀土發光材料。開發高性能稀土發光材料及器件,滿足高能量密度激發光源、全光譜照明及廣色域高清顯示應用需要;開發高性能生物農業照明材料及器件,滿足植物光合作用等光生理過程需要,實現在農業大棚和植物工廠的示范應用。
    5.稀土儲能材料。開發高容量稀土儲能材料及裝置、太陽能集熱發電用稀土金屬氫化物高溫儲熱材料及裝置,研制儲氫能量包;推廣寬溫區、高比容量、低自放電的高性能稀土鎳氫動力電池,滿足風電、太陽能發電、新能源汽車等需求。
    6.稀土拋光材料。開發高性能稀土拋光粉和稀土拋光液,產品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滿足液晶、硅晶片、高檔玻璃基片拋光等應用要求。
    7.稀土輕合金材料。開發高強高韌稀土輕合金材料及加工裝置,滿足航空航天、軌道交通、電子信息等應用需求。

     

    專欄4 稀土綠色升級改造工程

    1.南方離子型稀土礦綠色高效開采。開展復雜地質條件離子礦浸礦工藝及工程技術研究、浸出液高效回收與循環利用技術及配套設備研究、高效綠色環保浸礦劑及對環境影響評價研究、礦山廢水處理及微量稀土高效回收技術開發、新型浸礦模式和生態恢復工程技術開發、礦山開采標準及技術規范研究與制定、離子型稀土原礦綠色高效浸萃一體化技術應用推廣,提高稀土回收率,解決礦區水資源污染問題。
    2.稀土綠色高效選冶工藝及裝備。開發新型選礦藥劑、稀土礦綠色高效選別工藝及裝備,提高稀土選礦回收率;開發新型萃取劑,推廣高豐度稀土元素優先分離技術;研發復雜低品位稀土資源高效清潔提取技術,開發低鹽低碳無氨氮稀土冶煉分離工藝及裝備;以零排放、全回收、再利用、資源化為目標,推廣冶煉分離廢水全循環回收處理技術,酸、堿、鹽和CO2等物料循環利用技術及裝備。
    3.稀土資源綜合利用。開發稀土伴生資源鈮、氟等有價元素綜合回收利用技術及稀土二次資源綠色高效回收利用,實現資源綠色高效綜合利用,形成工程示范;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和產業規范,回收的稀土元素納入生產總量控制管理。
    4.稀土生產廢渣高值化利用。開發稀土冶煉廢渣深度無害化處理技術;利用稀土尾礦、廢渣和鋼鐵、有色、電廠等廢渣為原料,開發低成本的高硬度、耐腐蝕、高耐磨、高強度的結構材料和高性能功能材料,滿足冶金、電力等行業特殊應用需求,在解決稀土廢渣高值化利用的同時,帶動和提升尾礦廢渣對環境污染的治理。

     

    專欄5? 稀土行業兩化深度融合工程

    1.稀土數字化礦山。建設稀土礦山開采企業礦山資源和生產基礎數據庫、數據共享平臺,實現數據的集中管理和資源的可視化;建設生產過程的智能控制系統,提高采選生產過程的操作自動化、控制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設礦山通訊系統,建立企業生產經營臺賬、生產監測調度數字化管理系統、安全監測系統,實現礦山主體運行管理業務的數字化。
    2.稀土冶煉分離智能工廠。建設稀土冶煉分離企業生產過程數據的采集與管理系統,建立生產臺賬實時數據庫,實現生產過程數據的自動采集與在線檢測;實施冶煉分離過程實時檢測與參數在線調控,提升工藝控制水平和生產效率,提高稀土回收率和產品質量。
    3.稀土金屬及合金智能車間。開發稀土金屬及合金生產自動化設備,實現生產過程數據的自動采集、在線檢測與智能控制;開發高效高潔凈稀土金屬真空冶煉裝備、大型高效節能稀土金屬及合金熔鹽電解成套裝備,基于工業物聯網實現車間管控一體化。
    4.高端稀土材料和器件智能制造。支持高端稀土材料和器件生產企業更新、升級工藝設備,實現生產過程的全自動化,提升產品質量穩定性;建立設備信息化系統,實現設備運行和性能參數的在線信息采集與智能控制;構建制造信息管理系統,覆蓋訂單跟蹤、生產計劃、工藝控制、加工制造、物流倉儲、質量檢驗等過程,實現生產過程多方位、全流程的數據模型分析,建立高端稀土材料自動化與數字化工廠示范。

     

    專欄6? 稀土綠色應用工程

    1.稀土催化材料。發展稀土鈰基SCR催化材料,加大稀土脫硝催化劑替代釩鈦系脫硝催化劑力度,實現在鋼鐵、水泥、玻璃等生產領域脫硝應用,滿足火電行業工業脫硝要求;開發滿足國Ⅵ標準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儲氧材料及催化系統集成技術,發展相關產業化技術和裝備;研發高性能SCR、DOC、CDPF催化材料,提升柴油車、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及摩托車等尾氣凈化技術水平;開發高性能有機廢氣VOCs消除燃燒催化劑技術、天然氣催化燃燒高溫催化劑及應用工程化技術,實現工業鍋爐、氣輪機等方面的應用示范;開發水熱穩定性高、裂化活性和氫轉移活性可調、抗釩抗堿氮毒性強的新型高性能FCC催化劑。
    2.稀土陶瓷材料。開發高性能稀土鋯基陶瓷材料,滿足氧傳感器、燃料電池、電子信息、生物醫用等高端應用需求。
    3.稀土合金材料。開發高性能、低成本的稀土特種鋼、稀土鑄鐵、稀土鋁合金、稀土鎂合金等,提升材料性能,滿足高檔數控機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船舶及海洋工程、汽車等領域的結構材料需求。
    4.稀土助劑及顏料。開發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用稀土功能助劑、重金屬離子吸附劑、高效水處理劑、環保顏料等,滿足高端建材、污水治理、塑料、橡膠等應用需求。
    5.低成本稀土磁性材料。開發低成本、高穩定性稀土永磁體、高鈰稀土永磁體、高鑭稀土永磁體,Nd或Dy、Tb含量減少20%,鈰或鑭替代量大于25%,性能滿足常規電機、音響設備、油田礦山等應用需求。

     

    相關閱讀:

    新材料“十三五”規劃將出,市場將達萬億之巨

    自然基金規劃遴選18個學科優先發展領域,材料科學有哪些?

     

    材料科學與工程公眾號整理,轉載請注明。

    *本文參考自工信部《稀土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喜歡 (1)分享 (0)
    男人j进入女人下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