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進入材料科學世界,一起探索材料奧秘
-
- 收藏本站,獲取最新材料前沿資訊
工作中精簡冗余,“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很常見。如果把這一思路用于芯片基礎器件開發,將會怎樣? 在摩爾定律所預言的元器件發展速度越來越接近瓶頸之際,中國科學家復旦大學周鵬、張衛團隊發明讓單晶體管“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的邏輯結構全新原理。在新結構下,不僅晶體管面積可縮小50%,存儲計...
5年前 (2019-05-31) 6138℃
4月22日,《Nature Nanotechnology》(IF=37.49,TOP一區)在線發表了層狀金屬氧化物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文章通過實驗和理論計算發現氧離子在層狀氧化物材料中的擴散和激活比現有的認知更容易。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
5年前 (2019-04-28) 5846℃
日前,我們報道了來自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和迪肯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于2019年3月1日在《Science》雜志發表《通過非熱處理手段實現鋁合金的析出強化》一文,孫文文博士(第一作者)和Christopher Hutchinson教授(通訊作者)在鋁合金領域的研究工作引起學術...
5年前 (2019-03-09) 14607℃
注:文末有關于這篇《Science》的福利哦~
傳統金屬材料,比如鋼鐵、鋁合金等,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研究歷史久遠,相關研究突破往往具有重大意義。然而研究傳統金屬材料的科研人員都深有體會,想要做出新的重大成果非常困難。從發表論文來說,Acta Materialia (...
5年前 (2019-03-02) 7290℃
一個晶體的某一部分相對于其余部分發生滑移,原子平面沿著一根軸線盤旋上升,每繞軸線一周,原子面上升一個晶面間距,在中央軸線處即為螺位錯。當晶體中存在螺型位錯時,原來的一族平行晶面就變成為以位錯線為軸的螺型面。如果繞螺型位錯環行,就會像走坡度很小無臺階的樓梯一樣,從一層...
6年前 (2019-02-03) 10984℃
日前,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輕而堅固的新材料——他們稱之為“金屬木材”。因為它具有高金屬的機械強度和化學穩定性,以及接近天然材料如木材的密度。相關論文近期發表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
6年前 (2019-02-02) 5930℃
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呂昭平教授團隊打破人們對傳統間隙固溶強化的認知,發現間隙原子的添加不僅能提高合金的強度,也能大幅度提高合金的塑性,并提出了一種設計高強度高塑性金屬材料的新的合金設計思路。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11月14日在線發表了呂昭平教授團隊繼去年...
6年前 (2018-11-15) 8480℃
據科技日報11月10日報道,哈爾濱工業大學苑世劍教授團隊提出的雙向可控加壓流體高壓成形新技術攻克了火箭燃料貯箱箱底成形中起皺和開裂缺陷并存的國際性難題,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在國際上首次直接成形出運載火箭直徑3m級燃料貯箱薄壁整體箱底,成功摘下火箭上的“王冠”。
超大型板材流體高壓...
6年前 (2018-11-14) 5728℃
自2004年石墨烯被發現以來,對二維材料的研究開始進入科學家的視野。迄今為止,科研人員已經發現了包括絕緣體、半導體、金屬等至少幾十種性質截然不同的二維材料。日前,復旦大學物理學系張遠波教授團隊在二維磁性材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發現了一種新型的磁性二維材料Fe3GeTe2,為研究二...
6年前 (2018-10-29) 7680℃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極端環境量子物質中心在合成超高含能材料金屬氮方面取得突破。量子中心科研團隊采用超快探測方法與極端高溫高壓實驗技術,以普通氮氣為原材料成功合成了超高含能材料聚合氮和金屬氮,揭示了金屬氮合成的極端條件范圍、轉變機制和光電...
6年前 (2018-07-11) 9102℃
對于金屬結構材料,人們總是希望其不僅強度高,同時還具有大的拉伸塑性。然而強度與塑性卻是一對本征的矛盾,人們可以容易地通過塑性變形將晶粒細化到納米尺寸,把傳統粗晶的強度提高5-15倍,代價卻是喪失了幾乎全部的均勻塑性。材料的塑性取決于微結構相關的加工硬化能力,高強度納米金屬中傳統的...
6年前 (2018-06-29) 6875℃
最近,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塑性加工先進技術課題組在鋁合金板材高應變率沖擊液壓成形技術與裝備方面取得系列進展,有望推動和提升我國航空鈑金制造業發展水平。
航空航天裝備中,鈑金類零件占總零部件數量、制造工作量占全機工作量均在20%以上。針對目前航空領域對鈑金零件的輕量化...
6年前 (2018-06-09) 6251℃
導讀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告第二批動態調整鋼鐵規范企業名單,共涉及102家企業。其中,19家企業被撤銷鋼鐵行業規范公告,12家企業需進行整改,24家企業需變更鋼鐵行業規范公告名稱,47家企業變更鋼鐵行業規范公告裝備。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
...
6年前 (2018-04-16) 9253℃
金屬及合金中的固態相變是一個傳統的研究領域,其研究成果自古以來就不斷地為人類利用和開發材料的性能潛力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磁性材料也是人們很早以前就開始發現并制作成有用器件的一類功能材料,尤其是永磁、軟磁和磁記錄材料制作成的電機、變壓器、傳感器和存儲器在當今日常生活中更是必不可少。...
6年前 (2018-03-20) 6927℃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研制出能夠利用體溫發電的新材料。研究團隊預計,未來5年,這種新材料就可以實現商業化,為藍牙耳機、健康監測器、手表、智能手環等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
在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邰凱平研究員向記者介紹了這一新材料:不足一指寬、0.1毫米厚的單片灰色軟質...
6年前 (2018-02-12) 4954℃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51527801、51471032、51231002)等資助下,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沿東教授團隊與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LiuWenjun博士、佐治亞理工Zhu Ting教授等研究者合作,開展金屬材料疲勞形變亞微米尺度應力分布原位...
7年前 (2018-02-05) 9718℃
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國一項既定國策,也是保證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全球約有80%的電站利用熱能發電,然而這些電站的平均效率只有~30%,每年約有~15TW的熱量損失到環境中,如能將這部分能量回收利用,可有效緩解當前突出的能源與環境問題。以熱電材料為核心的熱電轉換技術可不依靠任...
7年前 (2018-02-01) 8990℃
2017年12月29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入選人民日報評出的2017年國內十大新聞。這座被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所提到的跨海大橋,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世界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復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
7年前 (2018-01-09) 6635℃
近日,第七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和“中國鑄造杰出貢獻獎”頒獎典禮在蘇州舉行。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鑄造終身成就獎”和“中國鑄造杰出貢獻獎”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及其鑄造分會為表彰在當代鑄造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在鑄造行業的發展工作中做出卓越貢獻的我國鑄造工作...
7年前 (2017-11-20) 8597℃
整理來源:?超級鋼,作者:羅海文
具有超高強度的金屬材料通常應用于汽車、航空及國防工業,但在極高載荷等茍刻條件下應用的結構材料除了要求超高強度,通常也要求良好的延展性和韌性,以便能夠實現零部件精準成型,并可防止出現材料和部件的意外失效。然而,材料的強度和延展性之間常常是魚和熊掌的...
7年前 (2017-08-25) 10376℃
男人j进入女人下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