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以讓更多人更全面的了解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微信平臺舉辦此活動。根據微信投票和編輯部打分綜合選出了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參與獎若干名。
一等獎:羅林
獎勵150元現金 + 專業相關正版圖書1本(定價560元)
二等獎:俞瑞華 ,張棟棟
每人100元現金 + 專業相關正版圖書1本(定價380元)
三等獎:羅卓,楊茜,李凱
每人 50元現金 + 專業相關正版圖書1本(定價 65元)
參與獎:張榮川,張育誠,劉子知,金海泉,彭振忠,趙鵬,黃磊,方躍,李玉玲,張偉,權林林,陳世雄,閆宏偉,項坤,戴建偉,鄭彬,劉光明,王力楠。
美女小編九雅、溪谷親筆寄送明信片各1張。
感謝所有參賽者的支持!2016年8月第二屆“天生我材”再見!請欣賞部分參賽作品:
編號 | 姓名 | 投稿作品 |
01 | 李凱 |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猶如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承載美的理念、新的創意、奇的構思,猶如魚兒插上翅膀、讓一切都變得可能! |
02 | 張棟棟 | 【我與納米材料】記得做畢業論文時,我所做的論文題目是AM60B鎂合金電鍍工藝的研究。由于當時學校的硬件水平有限,而且鎂合金本來就化學性質比較活潑。不成熟的電鍍技術加上不完全的鍍液配方,再加上一根筋的我,配制了各種鍍液,前前后后做了近百次實驗,最后均以失敗告終!但是在有一次實驗時,我嚴謹的導師發現了異樣,在鍍液里懸浮著一些金屬絮。我把這些金屬絮撈了出來,在SEM下觀察發現,這些銅粉的粒徑在30nm左右,XRD檢測結果顯示銅粉純度大于99%。后來查閱了相關文獻并且做了大量的比較實驗,發現我自己配制的鍍液配方簡單,粉末生產效率高,粒徑也小。相比當前電解法制備粉末技術,我的“制備技術”更加低成本!畢業論文完成之際,我不禁驚嘆材料科學的奧妙,今天的失敗也許是明天的成功!我也感嘆博士的洞察力,沒有導師的細心發現,也不可能有我的優秀畢業論文! |
03 | 劉子知 | 曾幾何時,我帶著滿面的懵懂踏入大學的殿堂,從此,如癡如醉的窺探著材料世界的一肌一理,成了我最大的愛好。 高分子、陶瓷和金屬,其中最讓我迷戀的可算的上那些出生于深深的礦藏金屬成員了。空位,那般可愛;位錯,那般神奇。猶記當我親手用腐蝕液擦出斑斕多彩的晶粒時,那一剎那的好奇與歡喜,至今想來也不禁欣然! |
04 | 彭振忠 | 你對一個行業越是深入的去了解,去接地氣,越能體會MSE這種基礎學科對于航天的重要性,由于工作需要近段時間比較關注聚酰亞胺(PI)類復合材料的應用與發展,和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應用,希望我們國家在復合材料領域能有眾多世界級的產品。 |
05 | 趙鵬 | 在我學習材料的這4年中,我認識到材料行業是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并且與其他學科如機械、 化學等行業緊密相連的跨學科專業!具體來講,材料是研究其組織、結構與性能之間關系的學科,通過改變材料的組織或成分,可以使材料獲得不同的力學性能。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可能不太全面,希望多多指點,謝謝。 |
06 | 羅卓 | 世間萬物有三觀,宏觀,微觀,還有很多人不了解的界觀。宏觀現象的出現,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與關心,而微觀和界關正是對宏觀現象的解釋與證明。正如蘋果掉下來,在牛頓眼里卻出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就是每個人對宏觀現象的理解差別。同樣世間萬物都是由各種不同的材料構成,小到細菌,大到高樓大廈,因此也就有了材料人對材料科學的探索發現,其實到頭來你會覺得材料科學是一門認知世界的學科。從宏觀到微觀,物種的多樣性,構成了材料科學的基本體系,也構成了人們對材料科學探究的無窮無盡的樂趣。在讀過MSE后,你會恍然大悟發現,你對事物的認知度突然有了一個質的提升,這就是MSE的獨特魅力,吸引著一代代材料人。謝謝! |
07 | 黃磊 | 高大上的應該是材料中的基礎,走穩了才能飛越。 |
08 | 俞瑞華 | 學習材料科學與工程以前看到孿生,想到的是這樣或者這樣;現在看到孿生,腦子里閃現的是這樣,還有這樣。 |
09 | 方躍 |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個基礎性的專業,綜合要求較高。從研究物質的微觀結構,到材料的理化性質,再到材料加工成型方法,可謂十分復雜。學習這個專業,既要有文科生大量記誦的能力,也要有理工科生的動手能力,更要有創新的思維。現代材料科學不斷走向復合,作為材料人,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
10 | 張偉 | 材料科學與工程是科技進步的載體! |
11 | 陳世雄 | 微成形是運用塑性成形的方式生產加工出具有亞毫米結構或零件的工藝。它廣泛運用于生物、醫療、軍事等行業,是當下最具發展前景技術之一。由于微尺寸下,塑性成形會表現出與宏觀塑性成形不同的現象和結論,這就是尺寸效應。它是微成形工藝的基礎,但當前人們并未完全認識它。這也是阻礙該工藝發展的最大瓶緊頸,有待人們進一步去探究。 |
12 | 楊茜 | 待到工作時,方曉自己的材料心。作為研究生畢業的我,學習材料已7年之久。最初并非特別喜歡,漸漸的培養出了感情,7年得來的不是七年之癢,卻對材料有了更深入地理解。而今,我喜歡材料的世界,材料式的思維,材料的無所不包的胸懷,靈活的可設計性、創新性等。未來的世界有很多可能,用材料式的創新改變生活,改變可以改變的。都說風雨過后有彩虹,如今頂著風雨,期待彩虹! |
13 | 項坤 |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婉約清新,自從遇到了納米材料,我整個人都好了 |
14 | 鄭彬 | 講一個與材料之間的故事,其實一開始我是拒絕的,然后duang了一下。有一次,老表點完一根煙后,幽幽地對我說:“打火機頭上這個鐵蓋是什么材料做的?”我一本正經地回答,應該是低碳鋼,容易加工成型些。他一個學醫的也不懂這方面的知識,聽著一愣一愣的,哈哈。其實我也不確定。材料知識無窮盡,真的需要不斷學習,忽悠別人其實就是忽悠自己。 |
15 | 王力楠 | 熱噴涂其實就是焊接的延伸,與焊接不同的是熱噴涂可以研究到納米級別,現在要面臨的具體關鍵技術和科題問題如下: ①納米結構喂料制備方法及其涂層性能影響;
②納米顆粒材料熱噴涂與基體間界面問題; ③納米顆粒材料在熱噴涂層動態制備過程的物理、冶金、化學等過程; ④熱噴涂層中納米顆粒材料與其他材料間的協同效應。 |
16 | 羅林 | 從2002年學習材料科學與工程這個專業開始,我就深深喜歡了她。接觸這個行業13年了,我對該領域有著深厚的感情。材料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支柱,必將繼續引領世界潮流。中國,作為崛起中的大國,材料技術需要取得更大突破,這個艱巨而光榮的任務,需要你我的付出。借助于材料科學與工程這個非常好的平臺,積極參與,樂于分享,大家努力為提高我國材料科學技術實力作出應有的貢獻! |
來源:cailiaoke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