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懷疑中文刊也可以被SCI收錄,中文刊的確有被SCI收錄的,且有18種,這18種期刊及其2010年以來的影響因子詳見下表:
說明:
SCI目前收錄的中文期刊為18種,均來自中國大陸。這18種中,12種多多少少也出版一些英文文章,實為MULTI-LANGUAGE。
JCR中標引的有一本MULTI-LANGUAGE,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催化學報》,已經調整為全英文出版。已經提交數據糾正。 JCR中標引為中文的還有4種,經核實也均為全英文出版了。這4種是: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和Rare Metals。已經提交數據糾正了。近年來,存在一些SCI中文期刊調整為全英文出版,或部分英文出版。(注:以上數據及內容,來源于寧筆的科學網博客。)
當然,中國目前被SCI收錄的期刊,主要以英文為主,接近200種(各種統計渠道略有差別),相比而言,中文的SCI期刊少得可憐,雖然沒有明確說不再新增,但近幾年的確沒有新增加的,且按目前的SCI選刊規則,差不多必須先進入ESCI數據庫,民間稱SCI預備隊吧。
截止2018年3月31日,ESCI收錄中國期刊總數為101本,包含86本英文期刊、10本中文期刊及5本多語種期刊。都是潛力股噢,大家可以按以下清單挑幾個自己方向的刊物先行“投資”(嘿嘿),從這幾年的經驗來看,從ESCI中新被選入SCI-E的期刊,首個影響因子都不低,在所處的JCR分庫中,相對排名也都還不錯。
附:ESCI數據庫收錄中國大陸學術期刊列表(截止至2018年3月31日)
注:上圖來源于公眾號科睿唯安
請注意:以上數據是截至今年三月底的,事實上ESCI數據庫經常在更新,上述刊物中,應該有部分已經正式變成SCI-E了。應該還有一些刊物是4月份以后收錄進ESCI的,比如我們浙大期刊中心的新刊《生物設計與制造》是今年下半年被ESCI收錄的,浙大還有一本《食品品質與安全》是2017年收錄進ESCI的,但被科睿唯安算在了國外的合作出版商牛津大學出版社下,所以沒有在上表中體現,類似情況的刊物應該還有一些。(本文部分內容與數據來自科學網博客及科睿唯安公眾號。)